木棉皮
《中华本草》:木棉皮
拼音注音
Mù Mián Pí
英文名
Bark of Common Bombax
出处
出自《生草药性备要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木棉科植物木棉Bombax malabaricum DC.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ombax malabaricum DC. [Gossampinus malabarica (DC)Merr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剥取树皮,晒干。
原形态
木棉 落叶大乔木,高达25m。树皮深灰色,树干常有圆锥状的粗刺,分枝干展。掌状复叶;总叶柄长10-20cm;小叶5-7枚,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长10-16cm,宽3.5-5.5cm;小叶柄长1.5-4cm。花生于近枝顶叶腋,先叶开放,红色或橙红色,直径约10cm;萼杯状,厚,3-5浅裂;花瓣肉质,倒卵状长圆形,长8-10cm,两面被星状柔毛;雄蕊多数,下部合生成短管,排成3轮,内轮部分花丝上部分2叉,中间10枚雄蕊较短,不分叉,最外轮集生成5束,花药1室,肾形,盾状着生;花拄长于雄蕊;子房5室。蒴果长圆形,木质,长10-15cm,被灰白色长柔毛和星状毛,室背5瓣开裂,内有丝状绵毛。种子多数,倒卵形,黑色,藏于绵毛内。花期春季,果期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400-1700m以下的干热河谷、稀树草原、雨林沟谷、低山,次生林中及村边、路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、西南及江西、福建、台湾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树皮条片状或卷筒状,长5-6cm,宽2-3cm,厚0.3-1.5cm。外表灰黄棕色或红棕色,粗糙,密生椭圆形钉刺,乳头状微凸,钉刺上有层纹,不易剥落,有时刺尖被磨去,内表面红棕色,有纵向纹理。质坚韧不易折断,断面纤维状。有微弱香气,味淡。[br]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:棕色。①纤维甚长,直径10-35μm,壁厚,木化,有裂纹,孔沟多不明显。②草酸钙簇晶众多,直径24-58μm,稀至70μm。③粘液细胞单个散在或2-3个相集,呈类圆形或椭圆形,直径48-115μm用乙醇装置观察,可见粘液质团块,微观层状纹理。④角刺中细胞带橙棕色,呈类圆形、多角形或长方形,直径10-50μm,壁厚至74μm,木化,胞腔内含红棕色或黄棕色物,偶亦含簇晶。⑤棕色块随处散在,形状不规则,也有存在于薄壁细胞中,排列成行。另可见射线细胞、淀粉粒及木栓细胞。
性味
辛;苦;性凉
归经
胃;大肠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散瘀止血。主风湿痹痛;泄泻;痢疾;慢性胃炎;胃溃疡;崩漏下血;疮疖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消疮肿,止痛,敷跌打,消红肿。又治木棉疔,煲肉食。2.《本草求原》:治跌打,火疮,活血。3.《岭南采药录》:治腰脚不遂,血脉顽痹,腿膝疼痛,赤白泻痢。4.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去湿热。治血崩,金创。5.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清热利湿。治慢性胃炎,胃溃疡,产后浮肿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木棉皮
拼音注音
Mù Mián Pí
出处
《生草药性备要》
来源
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树皮。
生境分布
产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形状
干燥树皮为条片状,或卷筒状,厚约0.3~0.7厘米,长约5~6厘米,宽约2~3厘米,外表灰黄棕色或红棕色,粗糙,密生椭圆形钉刺,纵向延长,钉上有层纹,不易剥落,有时刺尖被磨去。内表面红棕色,有顺纹。质韧不易折断,断面纤维状.有微弱香气,味淡。
性味
辛,平。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性平。"
②《本草求原》:"涩辛,平。"
③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甘,凉。"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,活血,消肿。治慢性胃炎,胃溃疡,泄泻,痢疾,腰脚不遂,腿膝疼痛,疮肿,跌打损伤。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消疮肿,止痛,敷跌打,消红肿。又治木棉疔,煲肉食。"
②《本草求原》:"治跌打,火疮,活血。"
③《岭南采药录》:"治腰脚不遂,血脉顽痹,腿膝疼痛,赤白泻痢。"
④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去湿热。治血崩,金创。"
⑤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清热利湿。治慢性胃炎,胃溃疡,产后浮肿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研末。外用:煎水洗。
复方
治阴囊奇痒:木棉皮煎汤洗之。(《贵州中医验方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木香花
- 檰芽
- 墨
- 木莲果
- 鲮鲤
- 密毛桃叶珊瑚根
- 木本猪毛菜
- 木香子
- 毛八角莲
- 密花草
- 木芙蓉花
- 露珠香茶菜
- 红毒茴
- 鲤鱼齿
- 明党参
- 木奶果
- 木蜡树叶
- 驴打滚儿草
- 驴耳朵草
- 墨地
- 人指甲
- 骆驼蓬
- 密花山矾
- 驴脂
- 鳞叶藓
- 木天蓼
- 毛叶白粉藤根
- 密毛桃叶珊瑚果
- 曼陀罗叶
- 鳞片水麻
- 鳞瓦韦
- 木本远志
- 帽兰
- 厚叶牛耳草
- 花蝴蝶根
- 甘青铁线莲
- 梅花草
- 山矾叶
- 花叶矮沱沱
- 小果栀子
- 冲天果
- 除虫菊
- 三角草
- 大叶金锦香
- 芡实叶
- 梧桐根
- 捆仙丝
- 蒿枝七
- 木姜花
- 多蕊蛇菰
- 四大天王
- 澄茄子
- 血水草根
- 勒鱼
- 鳞花草
- 裂果卫矛
- 黄海葵
- 粗灰钉
- 鹅掌揪根
- 秋木瓜
- 钱针万线草
- 雪人参
- 圆叶南蛇藤茎
- 宜昌楼梯草
- 铁棒锤茎叶
- 臭黄荆叶
- 竹柏根
- 蜀葵花
- 山荆子
- 千里马
- 三点金草
- 番薯
- 木瓜枝
- 虎头兰
- 槐叶苹
- 海虾
- 紫金莲
- 雪药
- 对节叶根
- 猪母柴根
- 酒瓶花
- 桑椹酒
- 黄花獐牙菜
- 华风车子叶
- 臭草
- 白叶不翻
- 棉子油
- 蚕豆荚壳
- 假菠菜
- 泡花子
- 玉簪
- 炙甘草
- 黄花远志
- 石莽草
- 鸡掌七
- 滇南马钱
- 小地柏
- 马蹄叶
- 柔软石韦
- 喜马拉雅紫茉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