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飞扬
《*辞典》:大飞扬
拼音注音
Dà Fēi Yánɡ
别名
马鞍叶羊蹄甲(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),蝴蝶风、羊蹄藤(《广西中药志》),夜合叶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。
出处
《广西中药志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马鞍叶羊蹄甲的枝叶或根。夏、秋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小灌木,高约2米,幼枝、叶柄及花轴密被锈色短柔毛。叶互生,通常近圆肾形,长2~6厘米,宽3.5~6.5厘米,先端2裂,裂至叶的1/3~1/2,裂片圆,全缘,叶基部浅心形,下面密生红棕色短柔毛,基出脉通常7~9条;叶柄长1~2厘米。总状花序呈伞房状,与叶对生或顶生;小苞片1枚,线状披针形;萼管短,裂片阔矩圆形,长约5毫米,被白色短柔毛;花瓣6,白色,狭匙形,长于萼片;雄蕊10,5长5短;雌蕊1,密被绒毛.荚果矩形,先端偏,有细尖头,基部渐狭,无毛。花期5~6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溪边、沟旁、山谷、疏林下或灌丛中。分布四川、湖北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陕西等地。
性味
苦涩,平。
功能主治
清热润肺,敛阴安神,除湿,杀虫。治百日咳,心悸失眠,盗汗遗精,瘰窃,湿疹,疥癣。
①《广西中药志》:"去湿毒,杀虫止痒。治天泡疮、顽癣及一切皮肤湿毒。"
②《贵州草药》:"润肺止咳,清热敛阴,止痛安神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内服:煎汤,0.6~1两;浸酒或研末。
复方
①治百日咳:夜合叶的叶、百部、猪苦胆(炕干)各等量,研末。日服三次,每次三分至一钱,空腹时用开水吞服。
②治心悸失眠:夜合叶根、公鸡头、涩疙瘩根各五钱,石菖蒲、辰砂草各三钱。煨水服。
③治盗汗、遗精、夜尿多:夜合叶根一两,菌子串、仙茅根、金樱子各五钱。炖肉吃。
④治筋骨疼痛:夜合叶根五钱至一两,泡酒服。
⑤治九子疡:夜合叶根捣缄敷患处。(选方出《贵州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泡囊草根
- 高原点地梅
- 石防风
- 海门冬
- 倒莓子
- 女贞根
- 打箭菊
- 单头紫菀根
- 褐粘褶菌
- 阳桃花
- 雪里开
- 大石枣
- 疏松卷柏
- 红半边莲
- 水榕木根
- 会东藤
- 三七
- 松树梢
- 光叶海桐叶
- 独脚乌桕
- 山羊角
- 九牛力
- 佛葵
- 地红子根
- 秦艽
- 紫玉簪叶
- 辣椒叶
- 石帆
- 芋叶
- 籼米
- 虾子花
- 大唇香科科
- 白蓝翠雀花
- 乌鸦翅羽
- 米麦麨
- 清香桂
- 鄂西天胡荽
- 老虎耳根
- 青鱼
- 水苋菜
- 辉葱
- 细叶泥炭藓
- 银毛委陵菜
- 石筋草
- 锡叶藤
- 二叶舞鹤草
- 蔛草
- 山白果
- 华风车子
- 花蚁虫
- 河蚌
- 地锦
- 五谷虫
- 念珠根黄芩
- 生瓜
- 鬼羽箭
- 银叶柳
- 细锥香茶菜
- 大飞扬
- 干檀香
- 九节风
- 冬青子
- 五脉绿绒蒿花
- 威灵菊
- 芦花
- 小黑牛
- 厚叶沿阶草
- 阳桃根
- 小苦参
- 八目鳗
- 屏风草
- 虎膏
- 山香圆
- 五色草
- 金刚刺
- 紫青藤
- 藏羚角
- 蜂胶
- 黄背草苗
- 胡桃叶
- 胡桃枝
- 乌药
- 赛繁缕
- 小通草叶
- 石瓜子莲
- 水杨木白皮
- 西南金刚藤
- 熊蕨根
- 小青藤香
- 滇羌活
- 双参
- 虎头蕉
- 海茄子
- 大麻疙瘩
- 帕梯
- 白紫草
- 鹈鹕油
- 小鬼钗
- 桂皮紫萁
- 蘽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