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宵草
《*辞典》:待宵草
拼音注音
Dài Xiāo Cǎo
别名
香待霄草、夜来香、月下香、月见草(《中国经济植物志》)
出处
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
来源
为柳叶菜科植物待宵草的根。夏、秋采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主根发达,木质化。茎直立,高达1米,单一或稀于基部分枝,疏生白色短毛。基生叶丛生,具柄;茎生叶互生,具短柄或无柄,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基部狭楔形,先端渐尖,两面均生白色短毛,叶脉及边缘并有长柔毛,边缘有不整齐疏锯齿。花两性,单生于枝端叶腋,鲜黄色,无梗,夜间开放;萼管长约4厘米,裂片4,披针形,开花时常两片相联,反卷;花瓣4,倒卵形或倒心形;雄蕊8;子房下位,4室,柱头4裂。蒴果长圆柱形,略呈4棱,长2~3厘米,被白色短柔毛。种子棕色,为不规则三角形。花期7~9月。果期8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长于向阳的山脚下、荒地、草地、干燥的山坡、路旁。东北和山东、江苏、四川等地有栽培。
化学成分
花含挥发油。
功能主治
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:"根为解热药。治感冒、喉炎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.5~3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何首乌
- 二歧根莲花根
- 剑叶紫金牛
- 野香橼花
- 镰片假毛蕨
- 鱼狗
- 小花青藤
- 缩砂蜜
- 土白芨
- 水虾子草
- 地皮消
- 虫豆柴
- 野木瓜
- 金线包
- 太平莓
- 水珠草
- 车前
- 金狗脊黄毛
- 秘鲁香胶
- 红橡木子
- 橙黄玉凤花
- 小红柳根
- 卷茎蓼
- 化药
- 白铃子
- 吹风藤
- 赛北紫堇
- 大乌泡
- 珍珠
- 石蝉草
- 魿鱼
- 泽芹
- 仙桃草
- 东北雷公藤
- 乌奴龙胆
- 青竹标根
- 观音茶
- 白独活
- 马鞍叶
- 白桂木根
- 雉肝
- 水栀
- 石米
- 鹬肉
- 红背酸藤
- 香豆蔻
- 柯蒲木
- 空心木
- 石蝴蝶
- 腐婢
- 鲚鱼
- 捆仙丝
- 铁钉菜
- 大乌金草
- 腐卑
- 吊罗果
- 大蒜
- 大金发藓
- 枯萝卜
- 猪大肠
- 食盐
- 标杆花
- 鬼点灯
- 雀榕根
- 黑络丸菌
- 马蔺花
- 黄栌枝叶
- 麒麟吐珠
- 大青木
- 鸡头
- 大叶紫珠
- 尖舌苣苔
- 獐肉
- 双股箭
- 野鸦椿子
- 虎尾兰
- 荷苞花根
- 牛奶树子
- 大石韦
- 芸香
- 野黄麻
- 小粘叶
- 耧斗菜
- 海参肠
- 紫茉莉叶
- 三加
- 雷公藤
- 水杨梅根
- 剑叶铁树叶
- 鳞片水麻
- 白云花根
- 白楠木
- 花斑叶
- 老鸦胆叶
- 虎掌草
- 紫菜
- 刺楸茎
- 枫树
- 羊屎条叶
- 竹节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