鸜雉
《*辞典》:鸜雉
拼音注音
Qú Zhì
别名
翟(《尚书》),山雉(《尔雅》),翟鸡、山鸡(《禽经》),长尾野鸡(《中国动物图谱·鸟类》)。
出处
《食疗本草》
来源
为雉科动物长尾雉的肉。
原形态
长尾雉,又名:白冠长尾雉。
体长约150厘米。雄者羽色华丽;头和颈白色;自额贯眼以至后项,围以一道黑圈:虹膜红褐色,眼下有一白斑。嘴短而坚,基部带绿。上体棕黄,各羽具黑色的狭缘;翼上覆羽白色,有黑色和栗色羽缘;次级飞羽黑褐色,有白斑,羽端棕黄色;初级飞羽暗褐色,缀以白或棕色的斑点;尾羽20枚,中央2对特长,呈银白色,具多数黑色和栗色相并的横斑,羽缘转为桂红色。喉与胸间横亘黑带;胸与胁的羽白色,杂以黑斑,并有浓粟色的阔边;腹部中央及尾下覆羽均黑色。脚短而健,脚、趾及爪均角褐色。雌者羽色远不如雄者艳丽,尾亦短,仅为雄者的1/3。
生境分布
栖于多林的高山中。善奔驰与飞翔。常成群。分布我国北部及中部山区。
性味
《纲目》:"甘,平,有小毒。"
功能主治
①孟诜:"主五脏气喘不得息,作羹臛食。"
②《纲目》:"炙食,补中益气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马比木
- 瓜蒌皮
- 鸭血
- 青木香
- 青麸杨根
- 鸦葱
- 拔毒草
- 白云瓜梗
- (鱼彭)鱼脑
- 女金芦
- 黄花地丁
- 黑皮青木香
- 痢止草
- 黄花地锦苗
- 牛心果
- 小叶昏鸡头
- 连翘根
- 毛黄堇
- 红叶甘橿
- 鷃
- 炙甘草
- 露兜竻蔃
- 石指甲
- 杨翠木
- 野山楂
- 松树梢
- 槐耳
- 高山柏
- 长松
- 升登
- 关木通
- 肥猪苗
- 红芋
- 黑塔子根
- 榆枝
- 豹皮菇
- 野苦荬菜
- 耳叶排草
- 蝴蝶藤
- 黄麻
- 矮脚罗伞
- 绢毛菊
- 矮茎冷水花
- 鼻血雷
- 铁苋
- 白背青荚叶
- 关东丁香
- 贴骨散
- 臭黄皮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蜢臂兰
- 大木通
- 甘蕉根
- 海萝
- 迎红杜鹃
- 银鲛
- 薄雪火绒草
- 土常山
- 南天竹根
- 石蛇
- 白马骨
- 白杨枝
- 山大黄(波叶大黄)
- 中华里白
- 竹节海棠
- 鸮
- 铜罗伞
- 春不见
- 空青
- 小黄鼠狼
- 桃枝
- 箭杆杨
- 火炭母草
- 海柳
- 牛耳朵
- 黄皮叶
- 水松
- 梧桐
- 玉叶金花
- 风箱树根
- 显脉罗伞
- 血苋
- 华东膜蕨
- 岗柃
- 凹裂毛麝香
- 湖北贝母
- 黄水芋
- 双股箭
- 花叶竹芋
- 荷莲豆菜
- 胡颓子叶
- 牛乳
- 山胡椒根
- 紫花苣苔
- 黄杞皮
- 山白龙
- 虎掌草叶
- 山合香
- 丝瓜络
- 红马蹄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