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红蒜
《中华本草》:小红蒜
拼音注音
Xiǎo Hónɡ Suà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鸢尾科植物红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eutherine plicata Herb.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全草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红葱 多年生草本,高多达60cm。鳞茎卵圆形,长约5cm,直径2-2.5cm,鳞片肥厚,紫红色,无膜质包被。根柔嫩,黄褐色。叶互生;叶片宽条形或被针形,长25-40cm,宽1.2-2cm,先端渐尖,基部抱茎,有4-5条主脉平行而突出。花茎高30-40cm,上部有3-5分枝,分枝处有叶状苞片,条形,长8-12cm,5-7mm;伞形花序状的聚伞花序生于花茎枝顶;花下有典形膜质苞片2;花被片6,白色,排成2轮;雄蕊3;子房下位,长椭圆形,3室,花柱先端3裂。花期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云南各地常见栽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产西印度。
性味
苦;辛;凉
功能主治
清热凉血;活血通经;消肿解毒。主吐血;咯血;痢疾;经闭腹痛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疮疖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,鲜品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汤外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背枫
- 吉林乌头
- 对节叶
- 挖耳草根
- 熊骨
- 苦草
- 蒲公英
- 山吴萸果
- 柞木枝
- 木本远志
- 鸭嘴花
- 柚花
- 蜣螂
- 三对叶丹参
- 麝香壳
- 下果藤
- 通脉丹
- 野木瓜
- 大狗尾草
- 大风药
- 吹风藤
- 木瓜
- 醋
- 蟋蟀
- 鹳骨
- 马桑根
- 红花青藤
- 滇常山花
- 红景天
- 管南香
- 黄花香茶菜
- 蚕豆茎
- 滇丹参
- 乌榄叶
- 荠菜子
- 笔罗子
- 黄皮根
- 水苏
- 小谷精草
- 剑叶耳草
- 紫弹树枝
- 苍山橐吾
- 鹊豆
- 天青地红
- 鹿头肉
- 茨菇草
- 乌豆根
- 粗叶木叶
- 奴柘刺
- 兔耳风
- 砂仁花
- 石蛇
- 赤地榆
- 木兰寄生
- 黄山鳞毛蕨
- 金钩如意草
- 逆阿落
- 秤砣梨根
- 厚皮香花
- 犀牛皮
- 八角枫
- 山肉桂
- 曲花紫堇
- 马蹄金
- 芸香
- 广东金钱草
- 桃儿七果
- 篱栏网
- 臭冷杉
- 啄木鸟
- 大薸
- 田葱
- 三角泡
- 刺沙蓬
- 红木耳
- 猪肚木
- 伸筋草
- 香排草
- 乌藨连
- 茯苓皮
- 小过江龙
- 八角枫叶
- 茶子饼
- 竹叶蕉
- 凉薯
- 野大豆藤
- 薄荷脑
- 龙须眼子菜
- 蜈蚣萍
- 邪蒿
- 楮皮间白汁
- 苍耳根
- 茅膏菜
- 刺黄芩
- 粗叶耳草
- 云南小草蔻
- 维特他
- 野葱
- 莲须
- 红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