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遂足
《中华本草》:阳遂足
拼音注音
Yánɡ Suí Zú
别名
蛇尾、海蛇尾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阳遂足科动物滩栖阳遂足的全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mphiura vadicola Matsumoto.采收和储藏:捕捉后,去掉肉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滩栖阳遂足,体扁平星状,盘略五角形,直径为7-11mm,腕一般5个,长为100-180mm,或更长些。盘的间辐部略凹入,背面覆有裸出的皮肤,皮内有圆形穿孔板骨片。辐楯长大,梨形,外端与腕基部相接,内端及侧面围有数行椭圆形小鳞片。口楯小 ,略呈五角状,侧口板呈三角形,彼此不相接。颚细长,口棘2个,形成成对的齿下口棘。背腕板为卵圆形,彼此相接。腹腕第1块小,第2-3块近方形,以后渐宽。腕棘而钝,4-8个。触手孔大,但无触手鳞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活时体为褐色,腕末端呈灰褐色或灰色,腹面略浅。常潜栖于潮间带泥沙滩内,常把2个腕的末端、触手等露在沙外。资源分布:我国各海区沿岸均有分布。
性味
味咸;性温
功能主治
祛风湿;杀虫止痒。主风湿疼痛;劳伤疼痛;顽癣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待宵草
- 何首乌
- 二歧根莲花根
- 剑叶紫金牛
- 野香橼花
- 镰片假毛蕨
- 鱼狗
- 小花青藤
- 缩砂蜜
- 土白芨
- 水虾子草
- 地皮消
- 虫豆柴
- 野木瓜
- 金线包
- 太平莓
- 水珠草
- 车前
- 金狗脊黄毛
- 秘鲁香胶
- 红橡木子
- 橙黄玉凤花
- 小红柳根
- 卷茎蓼
- 化药
- 白铃子
- 吹风藤
- 赛北紫堇
- 大乌泡
- 珍珠
- 石蝉草
- 魿鱼
- 泽芹
- 仙桃草
- 东北雷公藤
- 乌奴龙胆
- 青竹标根
- 观音茶
- 白独活
- 马鞍叶
- 白桂木根
- 雉肝
- 水栀
- 石米
- 鹬肉
- 红背酸藤
- 香豆蔻
- 柯蒲木
- 空心木
- 石蝴蝶
- 腐婢
- 鲚鱼
- 捆仙丝
- 铁钉菜
- 大乌金草
- 腐卑
- 吊罗果
- 大蒜
- 大金发藓
- 枯萝卜
- 猪大肠
- 食盐
- 标杆花
- 鬼点灯
- 雀榕根
- 黑络丸菌
- 马蔺花
- 黄栌枝叶
- 麒麟吐珠
- 大青木
- 鸡头
- 大叶紫珠
- 尖舌苣苔
- 獐肉
- 双股箭
- 野鸦椿子
- 虎尾兰
- 荷苞花根
- 牛奶树子
- 大石韦
- 芸香
- 野黄麻
- 小粘叶
- 耧斗菜
- 海参肠
- 紫茉莉叶
- 三加
- 雷公藤
- 水杨梅根
- 剑叶铁树叶
- 鳞片水麻
- 白云花根
- 白楠木
- 花斑叶
- 老鸦胆叶
- 虎掌草
- 紫菜
- 刺楸茎
- 枫树
- 羊屎条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