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菠菜
《中华本草》:野菠菜
拼音注音
Yě Bō Cài
别名
酸模、皱叶羊蹄、羊蹄根、野当归、土大黄、野萝卜、牛舌菜、千年不烂心、癣药草、假大黄、连明子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蓼科植物长刺酸模的根或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adix et Herba Rumicis Maritimi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15-120cm。茎直立,粗壮,分枝,有明显沟纹,无毛,中空。叶片披针形或狭长形,长8-14cm,宽1-2.6cm,两端渐狭,全缘,有柄。花簇腋生,间隔或密集在圆锥形的穗状花序上,花穗有叶,生于各枝的上端;花两性,绿色;花粳基部有关节;花被片长卵形,有显着细网纹,每片背后有长卵形瘤状突起,边缘狭,多数各边的中央有一长针刺,先端直伸或弯曲,也有无针刺的,其边缘更狭。瘦果卵形,三角形,褐色,光亮。包于宿存的花被内。花果期5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野或路旁阴湿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东南沿海及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粗大,单根或数根簇生,偶有分枝,表面棕褐色,断面黄色;味苦。茎粗壮。基生叶较大,叶具长柄,叶片披针形至长圆形,长可达20cm以上,宽1.5-4cm,基部多为楔形;茎生叶柄短,叶片较小,先端急尖,基部圆形、截形或楔形,边缘波状皱褶,托叶鞘筒状,膜质。圆锥花序,小花黄色或淡绿色。气微,味苦、涩。
化学成分
长刺酸模全草含有大黄酚(chrysophanol),7-羟基-2,3-二甲基色酮(7-hydroxy-2,3-dimeihylchromone),山柰酚(kaempferol)和槲皮素(quercetin)。
药理作用
全草乙醇提取物具有抑制须发癣菌和大小孢子菌生长的作用。其己烷和丁醇溶解部分的抗真菌作用更强。
性味
酸;苦;性寒
功能主治
凉血;解毒;杀虫。主肺结核咯血;痔疮出血;痈疮肿毒;疥癣;皮肤瘙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,鲜品用量加倍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水煎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前
- 红果冬青
- 小叶金鸡尾巴草
- 密毛桃叶珊瑚果
- 红树果
- 红筷子
- 红水芋
- 红土子皮
- 红枫荷
- 红头草
- 红毛菍
- 冰糖
- 仙桃草
- 红根草
- 红粘谷
- 红刺藤
- 红小麻
- 红果楠
- 红杉皮
- 红毛蛇
- 红敷地发
- 曼陀罗子
- 仙掌子
- 新香草
- 小驴蹄草
- 小鬼钗
- 山棯根
- 山臭草
- 白升麻
- 山皂角
- 小山稔
- 小旋花
- 蓝花棘豆
- 蓝圆鲹
- 莲叶橐吾
- 曼陀罗叶
- 山海棠
- 密纹薄芝
- 山杨柳
- 小升麻
- 山羊血
- 山椒根
- 山甜茶
- 刺龙牙
- 小千金
- 山扁豆
- 小扁豆
- 山羊参
- 蜡瓣花根
- 小柳拐
- 兴安独活
- 山慈姑花
- 山胡萝卜
- 山羊肉
- 小杉藻
- 小飞蓬
- 山枇杷根
- 山牵牛
- 小柿子叶
- 小黄皮
- 墨汁鬼伞
- 小鹭鸶兰
- 山禾串
- 小叶鼠李
- 葎草果穗
- 莲蓬草
- 小松藻
- 裂叶堇菜
- 莨菪根
- 小报春
- 山核桃叶
- 小麦苗
- 山羊油
- 小年药
- 小毛蓼
- 小槐花
- 山梗菜
- 山橙叶
- 小功劳
- 熊尾草
- 莲生桂子草根
- 仙人球
- 向日葵
- 星毛蕨
- 红吹风
- 红管药
- 红山药
- 星星草
- 小巢菜
- 山杜仲
- 红叶树子
- 红橡木子
- 红叶树
- 红旱莲
- 红白二丸
- 红景天
- 鲂鱼
- 红瑞木果
- 红椽木子
- 红穿破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