盐匏藤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盐匏藤
别名
咸匏藤、沉匏、补阳丹
来源
胡颓子科盐匏藤1. Elaeagnus lanceolata Warb. ;2. E. cuprea Rehd.,以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。
性味
酸、微甘,温。
功能主治
温下焦,祛寒湿。主治小便失禁,外感风寒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华本草》:盐匏藤
拼音注音
Yán Páo Ténɡ
别名
咸匏藤、沉匏、补阴丹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胡颓子科植物披针叶胡颓子的根和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aeagnus lanccolata Warb.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,挖根,洗净,切片晒干。叶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披针叶胡颓子 常绿灌木,高约4m。幼枝密被银白色和淡黄褐色鳞片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5-7mm,黄褐色;叶片革质,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5-14cm,宽1.5-3.6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稀阔楔形,全缘反卷;侧脉8-12对,与中脉开展成45度角,网状脉在上面不明显。花淡黄白色,下垂,常3-5朵簇生于叶腋短小枝上;花梗长3-5mm;花被筒圆形,长5-6mm,裂片4,宽三角形;雄蕊4,花丝极短或无;花柱直立,几无毛或疏生极少数星状柔毛。果实椭圆形,长12-15mm,密被褐色或银白色鳞片,成熟时红黄色,花期8-10月,果期翌年4-5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-2500m的山地林中或林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味酸;微甘;性温
功能主治
活血通络;疏风止咳;温肾缩尿。主跌打骨折;劳伤;风寒咳嗽;小便失禁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 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山萝花
- 夏天无
- 西南菝葜
- 丝棉木
- 滇南鸟足兰
- 杏树根
- 女金芦
- 香附
- 紫阳花
- 小龙胆草
- 杜衡
- 香椿子
- 滇瓦花
- 雪乌
- 水边指甲花
- 细穗爵床
- 小通草
- 白桂
- 羊角桃
- 柳杉
- 红葱
- 小灵丹
- 灯心草根
- 金丝杜仲
- 小酒饼花
- 刺南蛇藤
- 狭叶蓬莱葛
- 风箱树花
- 铜锤玉带草
- 雪猪油
- 黄泡子
- 八楞麻
- 光素馨
- 牛扁
- 孝扇草根
- 雪里开
- 见血住
- 相思子根
- 接骨草
- 独蕨萁
- 小石松
- 毒蛆草
- 兔肝
- 心叶荆芥
- 滇高良姜
- 峨山草乌
- 鲎尾
- 伽果
- 蕗蕨
- 宽卵叶山蚂蝗
- 雪莲花
- 大叶千里光
- 香圆子
- 理石
- 小黄皮
- 滇苦菜
- 树萝卜
- 水冬瓜叶
- 阳桃
- 大头茶
- 四角蒲桃
- 海龙
- 细竹蒿草
- 勒马回
- 野猪蹄
- 多穗石柯果
- 风车藤
- 胡萝卜子
- 骨把
- 秤杆草
- 金刚一棵蒿
- 小黄树
- 小朴松实
- 滇西风毛菊
- 茳芒决明
- 树头菜
- 小草寇
- 异型莎草
- 榕树
- 黄瓜皮
- 香茹
- 小花老鼠簕果
- 蜈蚣
- 白杨树
- 无名子
- 黄脚鸡
- 高寒露珠草
- 银边吊兰
- 孔雀尾
- 雀头血
- 四孢蘑菇
- 金樱根
- 灵砂
- 山樱桃
- 点腺过路黄
- 绣线菊
- 角螺
- 细柱五加
- 猫儿屎果
- 肖菝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