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洋紫苏
《中华本草》:小洋紫苏
拼音注音
Xiǎo Yánɡ Zǐ Sū
别名
假回菜、双飞蝴蝶、桂花疮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科植物肉叶鞘蕊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leus carnosiolius(Hemsl.)Dunn[Plectranthus carnosifolius Hemsl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肉叶鞘蕊花,多处生肉质草本,高级我30cm。茎直立,多分枝,幼时被短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与叶片近等长,压扁状,多少具翅;叶片肉抽,宽卵圆形或近圆形,直径1.2-3.5cm,先端钝或圆,基部截形或近圆形,边比缘具疏圆齿,两面略带紫色或紫色,被毛并具腺点。轮伞花序多花,排列总状圆锥花序,长达18cm,花梗及序轴密被微柔毛;苞片倒卵形,长约4mm,先端具小尖头,外面齿腺微柔毛及腺点;花萼卵状钟形,长约2.5mm,外面具腺微柔毛及腺点,果时增大长达8mm,萼齿5,近等长,后齿特别增大,三角状卵圆形,果时外反,其余4齿长圆状披针形;花冠浅或深紫色,外被微柔毛,长约1.2cm,上唇4浅裂,外反,下唇全缘,伸长,凹陷成舟形,基部狭;雄蕊4,内藏花丝基部合生或鞘状,包围花柱基部柱头2浅裂;花盘前方膨大。小坚果卵状圆形,黑棕色,光滑。花期9-10月,果期10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石山林中或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味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消疳杀虫。主咽喉肿痛;痈肿疮毒;小儿疳积;疥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罗锅底
- 匙叶五加
- 小口小金发藓
- 豆叶参
- 葱白
- 刺瓜
- 银柴胡
- 桃金娘花
- 铜皮
- 黄多孔菌
- 条叶猪屎豆
- 小叶假耧斗菜
- 丁萝卜
- 小毒芋
- 杜鹃花果实
- 百药煎
- 白萆薢
- 红花岩黄芪
- 小木通
- 银箔
- 羊肚菜
- 血见愁老鹳草
- 挖耳草根
- 豺皮樟
- 毛贯众
- 梨
- 天罗水
- 五气朝阳草
- 春砂花
- 茶子饼
- 地锦槭
- 硕苞蔷薇
- 篦梳剑
- 大泡通皮
- 大头陈
- 三匹叶
- 大叶刺篱木叶
- 白鹤灵芝
- 黄刺皮
- 仙人掌
- 白金果榄
- 田野卷耳
- 无患树蔃
- 藏绵芪
- 狭叶当归
- 云南五味子根
- 大地柏枝
- 密花角蒿
- 牛伴木
- 粗叶木
- 蜀五加
- 柳叶菜花
- 山马兰
- 黄唇鱼心
- 一碗水
- 小三叶耳蕨
- 莽草根
- 鹅肉
- 合欢花
- 花拐藤根
- 多花胡枝子
- 天蓝苜蓿
- 铧尖草
- 竹(鼠留)子牙
- 九龙藤叶
- 臭节草根
- 大榆蘑
- 甜瓜
- 大叶酸藤子
- 山藤藤秧
- 广枝仁
- 水团花根
- 冠唇花
- 天脚板果
- 茺蔚子
- 螳螂
- 垂珠花
- 大活
- 林檎
- 枇杷花
- 岩泽兰
- 蚌花
- 纤枝山柑
- 蝉翼藤
- 绵马贯众
- 水蕨
- 山皂角
- 白草莓
- 臭威灵
- 小草乌
- 草本威灵仙
- 小叶三点金
- 白猪母菜
- 硫黄
- 甜远志
- 柱果木榄果
- 峨眉耳蕨
- 小礼花种子
- 银鱼
- 刚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