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叶菜
《中华本草》:柳叶菜
拼音注音
Liǔ Yè Cài
别名
地母怀胎草、水丁香、通经草、水兰花、菜子灵、水接骨丹、水窝窝、九牛造接骨丹、水接骨、继母怀胎、绒棒紫花草、长角草、鱼鳞草、大样干鱼草、光明草、小杨柳、锁匙筒、白带草、怀胎草、白带丹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叶菜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pelobium hirsutum L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约1m。茎密生展开的白色长柔毛及短脾毛。下部叶对生,上部叶互生;无柄,有叶延,略抱茎,两面被柔毛;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,长4-13cm,宽7-17mm,基部楔形,边缘具细齿。花两性,单生于叶腋,浅紫色,长1-1.2cm;萼筒圆柱形,裂片4,长7-9mm,外面被毛;花瓣4,宽倒卵形,长1-1.2cm,宽5-8mm,先端凹缺,2裂;雄蕊8,4长4短;子房下位柱头4裂,短棒状至棒状。蒴果圆柱形,具4棱,4开裂,长4-7cm,被长柔毛及短腺毛;果柄长0.5-2cm,密生小乳突。种子椭圆形,棕色,先端具一簇白色种缨。花期4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-2800m的林下湿处,沟边或沼泽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中南、西南及陕西、新疆、浙江、江西、台湾、西藏等地。
化学成分
柳叶菜地上部分含没食子酸(gallic acid),3-甲氧基没食子酸(3-methoxygallic acid),原儿茶酸(Protocatechuic acid)和金丝桃甙(hyperoside)。另外本品还含山奈酚(kaemp ferol),槲皮素(quercetin),杨梅树皮素(myricetin),槲皮素-3-O-β-D-吡喃葡萄糖甙(quercetin-3-O-β-D-glucopyranoside),杨梅树皮素芸香糖甙(myricetin rubinoside)和异槲斗酸(isovalonic acid)。此外,叶和花还含有棕榈酸(palmitic acid),硬脂酸(stearic acid),亚油酸(linoleic acid),齐墩果酸(oleanolic acid),山楂酸(crategolic acid),委陵菜酸(tormentic acid),阿江榄仁酸(arjunolic acid)和23-羟基委陵菜酸(23-hydroxytormentic acid)。
药理作用
叶,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,中毒可发生癫痫样惊厥与昏迷。
性味
味苦;淡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利湿止泻;消食理气;活血接骨。主湿热泻痢;食积;脘腹胀痛;牙痛;月经不调;经闭;带下;跌打骨折;疮肿;烫火伤;疥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;或鲜品揭汁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捣外涂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柳叶菜
拼音注音
Liǔ Yè Cài
别名
水丁香、地母怀胎草、菜籽灵、通经草、水兰花、水接骨丹、水窝窝、绒棒紫花草、长角草、鱼鳞草、大样干鱼草、光明草[湖南]
来源
柳叶菜科柳叶菜属植物柳叶菜Epilobium hirsutum L.,以花、根、带根全草入药。夏季采花;秋季采根或带根全草,洗净切段晒干。
性味
淡,平。
功能主治
花:清热消炎,调经止带,止痛。用于牙痛,急性结膜炎,咽喉炎,月经不调,白带过多。
根:理气活血,止血。用于闭经,胃痛,食滞饱胀。
根或带根全草:骨折,跌打损伤,疔疮痈肿,外伤出血。
用法用量
花2~3钱,根3~5钱。外用适量,捣烂敷或研粉调敷患处。
备注
(1)湖南地区尚有用全草治水泻肠炎,用量1两,水煎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莱菔缨
- 百花锦蛇
- 狗脚迹
- 黄秦艽
- 火炭母
- 贵州落地金钱
- 鱼脑石
- 大接骨丹
- 武靴藤
- 土燕窝泥
- 矮陀陀
- 独行千里
- 扁竹根
- 獭骨
- 硕苞蔷薇
- 河豚子
- 细叶泥炭藓
- 鸡毛狗
- 玉簪花根
- 鲨鱼骨
- 腰子草
- 蚕豆
- 丁癸草
- 小山稔
- 帘子藤
- 栗壳牛肝菌
- 水边指甲花
- 鸭脚板草
- 白金古榄
- 砖子苗
- 唇香草
- 毛木树
- 蒒实
- 窝儿七
- 山砂姜
- 紫背草
- 建兰根
- 金龙胆草
- 罗锅底
- 珊瑚冬青
- 六方藤
- 马槟榔
- 催吐萝芙木
- 睡菜根
- 小粉
- 马蹄草
- 艾虎
- 黄颔蛇
- 柳白皮
- 羊山刺
- 水飞蓟
- 蛤蜊肉
- 白马鬃铃花
- 雅丽千金藤
- 陈壶卢瓢
- 银边吊兰
- 驴脂
- 金钱木根
- 大叶苣荬菜
- 露兜竻蔃
- 黄背草苗
- 山莴苣
- 对叶豆
- 人面子叶
- 六轴子
- 黑面防己
- 郎伞木
- 棠梨枝叶
- 抓地虎
- 凤仙花
- 胃友果
- 海决明
- 水茄冬果
- 毛贯众
- 味牛膝
- 牛肝菌
- 龟血
- 千叶独活
- 油柑叶
- 土玉桂
- 阔叶石韦
- 葛叶
- 铁扇子
- 芦荟花
- 枳椇根
- 驴毛
- 红椽木子
- 莨菪
- 粤万年青
- 红皮
- 珠子参
- 灰钉
- 血藤
- 紫筒草根
- 石枣子
- 香雪兰
- 冷蕨子草
- 蚕茧草
- 白饭树根
- 赤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