圆柏果
《中华本草》:圆柏果
拼音注音
Yuán Bǎi Guǒ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柏科植物叉子圆柏的球果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bina vulgaris Ant.采收和储藏:秋末采球果,晒干,备用。
原形态
匍匐灌木,高不及1m,稀为直立灌木或小乔木。枝密集,枝皮灰褐色,裂成薄片;一年生枝的分枝圆柱形,径约1mm。叶二型:幼树上常为刺叶,长3-7mm,上面凹,下面拱圆,中部有长椭圆形或条状腺体;壮龄树上多为鳞叶,背面中部有椭圆形或长圆形;雌球花曲垂,或初期直立,随后俯垂。球果生于向下弯曲的小枝顶端,倒三角状球形或叉球形,长5-8mm,径5-9mm,熟时褐色、紫蓝色或黑色,稍有白粉。种子1-4(-5),多为2-3,微扁,长4-5mm,先端钝或微尖,有纵脊和树脂槽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-2800(-3300)m的多石山坡或针叶树、阔叶树林中,也生于沙丘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北及内蒙古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,干燥成熟球果多为三角形球状,直径5-9mm;褐色至紫蓝色或黑色,少具白偻;种子1-4枚,常为卵圆形,微扁,长4-5mm,顶端钝或微尖,有纵脊与树脂槽。气微,味微涩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微寒
功能主治
祛风清热;利小便。主头痛;眼目迎风流泪;视物不清;小便不利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石仙桃
- 无莿根
- 刺齿凤尾蕨
- 鼹鼠
- 野草香
- 红花山牵牛
- 土丁桂
- 膜蕨囊瓣芹
- 红葱
- 金鸡纳
- 蝴蝶花
- 八角枫
- 露兜竻蔃
- 淡味当药
- 合欢皮
- 兰草
- 石龙子
- 牛戳口
- 楮皮间白汁
- 黄瓜
- 槠子皮叶
- 鲸蜡
- 滇车前
- 河豚鱼肝油
- 南方六道木
- 石螃蟹
- 通城虎
- 矮叶书带蕨
- 牛奶树
- 阴(句黾)
- 一匹草
- 水毛射
- 桐木
- 云南铁角蕨
- 红山药
- 牛蹄甲
- 番荔枝叶
- 黄木耳
- 小棕包
- 山蒜
- 青麸杨根
- 水百合
- 三色堇
- 绣球防风
- 朱砂藤
- 锥螺壳
- 鸟不企叶
- 雪上一支蒿
- 蟛蜞菊
- 红叶木姜子根
- 绒白乳菇
- 披散糖荠
- 黄荆
- 无根藤
- 毛脉酸模
- 峨屏草
- 红叶树子
- 四叶参
- 川防风
- 蕨
- 四轮草
- 竹芋
- 牛奶浆根
- 罐子草
- 枸橘
- 臭草
- 人参须
- 峨山草乌
- 贯众
- 蜥蜴
- 润肺草
- 船盔乌头
- 大过路黄
- 铁藤根
- 布荆
- 铜棒锤
- 碎骨红
- 挖耳草根
- 猴骨
- 安徽刺黄柏
- 车前草
- 粗叶卷柏
- 茯神木
- 钝齿铃子香
- 龙头草
- 乌骨藤
- 新裂耳蕨
- 地瓜子
- 奇蒿
- 刺玫花
- 鹈鹕毛皮
- 广金钱草
- 木瓜
- 红背酸藤
- 接骨木叶
- 鲎尾
- 牛脾
- 干旱毛蕨
- 蛾药
- 二歧根莲花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