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蜀黍苞片
《中华本草》:玉蜀黍苞片
拼音注音
Yù Shǔ Shǔ Bāo Pià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鞘状苞片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Zea mays L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种子时收集,晒干。
原形态
玉蜀黍,高大的一年生栽培植物。秆粗壮,直立,高1-4m,通常不分枝,基部节处常有气生根。叶片宽大,线状披针形,边缘呈波状皱折,具强壮之中脉。在秆顶着生雄性开展的圆锥花序;雄花序的分枝三棱状,每节有2雄小穗,1无柄,1有短柄;每1雄小穗含2小花,颖片膜质,先端尖;外稃及内稃均透明膜质;在叶腋内抽出圆柱状的雌花序,雌花序外包有多数鞘状苞片,雌小穗密集成纵行排列于粗壮的穗轴上,颖片宽阔,先端圆形或微凹,外稃膜质透明。花、果期7-9月。
生境分布
全国各地广泛栽培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功能主治
清热利尿;和胃。主尿路结石;水肿;胃痛吐酸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亚乎奴
- 黄花山柰
- 越橘果
- 盐酸树
- 硬叶吊兰
- 白蔻
- 菜子七
- 秋木瓜
- 杉叶
- 玉簪叶
- 山麻
- 淫羊藿
- 杉叶藻
- 盐肤木
- 马肉
- 岩人参
- 岩萝卜
- 山薄荷
- 猪胆
- 大戟
- 粤万年青
- 山道年蒿
- 柳白皮
- 榅桲
- 玉米须
- 栘枍
- 圆叶白杨树
- 夜吹箫
- 玉米
- 狮子七
- 扁豆藤
- 七厘丹
- 洋地黄
- 月桂子
- 岩春草
- 岩梭
- 毛果小甘菊
- 洋鸭
- 盐匏藤
- 盐肤木根皮
- 圆叶千金藤
- 牙疳药
- 罗星草
- 圆叶茅膏菜
- 黄茄花
- 六月瓜
- 岩枇杷
- 云南美登木
- 草绣球
- 五倍子苗
- 羊奶子
- 樱桃叶
- 土大黄
- 岩白菜素
- 香圆子
- 兖州卷柏
- 山香草
- 玉珊瑚根
- 罂粟
- 榅桲皮
- 盐麸子根
- 麻秸
- 崖松
- 樱桃水
- 慈菇
- 盐蒿
- 羊外肾
- 叶底红
- 岩凤尾蕨
- 优若藜
- 粤瓦韦
- 扇叶人字果
- 鹿茸草
- 山鸡
- 洋葱
- 夜香牛
- 岩檀香
- 海南茄
- 山荷叶
- 海藻石
- 夜来香
- 宿苞豆
- 山黄杨子
- 异叶米口袋
- 亚泵礴
- 岩松
- 岩石松
- 八角枫花
- 八目鳗
- 旋花苗
- 散血藤
- 菜豆树
- 玉米黑霉
- 西藏花椒
- 节节草
- 毛扭藓
- 芸薹子油
- 盐麸子
- 草乌叶
- 丝线吊芙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