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蜀黍叶
《中华本草》:玉蜀黍叶
拼音注音
Yù Shǔ Shǔ Yè
别名
玉蜀黍
英文名
Leaf of Indian Corn, Leaf of Maize
出处
出自《纲目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Zea mays 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玉蜀黍,高大的一年生栽培植物。秆粗壮,直立,高1-4m,通常不分枝,基部节处常有气生根。叶片宽大,线状披针形,边缘呈波状皱折,具强壮之中脉。在秆顶着生雄性开展的圆锥花序;雄花序的分枝三棱状,每节有2雄小穗,1无柄,1有短柄;每1雄小穗含2小花,颖片膜质,先端尖;外稃及内稃均透明膜质;在叶腋内抽出圆柱状的雌花序,雌花序外包有多数鞘状苞片,雌小穗密集成纵行排列于粗壮的穗轴上,颖片宽阔,先端圆形或微凹,外稃膜质透明。花、果期7-9月。
生境分布
全国各地广泛栽培。
化学成分
叶含多肽MBP-1,果糖-2,6-二磷酸(fructose-2,6-biphosphate)及抗癌多糖。
性味
味微甘;性凉
归经
心;肾经
功能主治
利尿通淋。主砂淋;小便涩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各家论述
《纲目》:治淋沥沙石,痛不可忍,煎汤频饮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玉蜀黍叶
拼音注音
Yù Shǔ Shǔ Yè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叶片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玉蜀黍"条。
化学成分
茎、叶含有抗癌作用的多糖。参见"玉米轴"条。
功能主治
《纲目》:"治淋沥沙石,痛不可忍,煎汤频饮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吕宋果
- 锈毛白枪杆
- 普陀南星
- 青皮树
- 香唐松草
- 川莓
- 海蜇皮
- 木豆
- 小叶桑
- 毛叶白粉藤
- 铁扇子
- 山慈姑
- 野扁豆
- 野鹅脚板
- 水松
- 长距兰
- 笔仔草
- 鹅毛
- 东风螺
- 蚍子草
- 白茅针
- 大块瓦
- 粗榧枝叶
- 大三叶升麻
- 淡竹叶
- 对叶草
- 大马蹄蕨
- 白鹇
- 冰草白穗
- 鸡爪花
- 半边风
- 西南菝葜
- 半边莲
- 车前子
- 巴豆油
- 羊七莲
- 维特他
- 含羞草根
- 棣棠花
- 油杉
- 花生壳
- 风箱树花
- 天花粉
- 扶桑根
- 白枪杆根
- 刺人参
- 凸额马先蒿
- 五指毛桃
- 山姜花
- 大金发藓
- 黄花夹竹桃叶
- 芸香
- 鄂报春
- 鼹鼠
- 升登
- 臭黄荆根
- 眼睛草
- 龙脷叶
- 蓝茶
- 水榕木根
- 贴骨散
- 鷃
- 黑穗石蕊
- 大麻疙瘩
- 叶象花
- 黄稔根
- 降真香
- 野京豆
- 黄桷树根疙瘩
- 蕨萁
- 将军树
- 剑叶耳草
- 苦芥
- 半边菜
- 大狗尾草
- 卡密
- 野兔毛
- 秃鹫
- 波叶紫金牛
- 黄芦木
- 石血
- 大管
- 诃子核
- 梅花
- 白茅根
- (鱼彭)鱼鳃
- 龙老根
- 东北红豆杉
- 海雹菜
- 西伯利亚蓼
- 阿育魏实
- 蜂窝草
- 黄葛树
- 血见愁
- 野黄麻
- 狼紫草
- 倒爪草
- 玉米轴
- 鸡爪芋
- 庵 (艹闾)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