鸱鸺
《中华本草》:鸱鸺
拼音注音
Chī Xiū
别名
怪鸱、鸱旧、旧留、老菟、角鸱、呼咵鹰、夜食鹰、猫头鹰、夜猫、鬼鸠
英文名
Owl as food or owl bone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鸱鸮科动物红角鸮的肉或骨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tus scops Linnaeus
原形态
红角鸮,体长可达20m。眼先羽毛基部棕白色,端部黑色。上体包括两翼和尾的表面大多灰褐色,布满虫囊状黑褐色细纹,头和背部还杂以白色沾棕的斑点;耳羽延长突出;脸盘淡灰褐色,密杂以z纤细的黑色横纹,脸盘周围绕以不明显的淡棕色领圈;胸和两肋还被褐色羽干纹,腋羽和翼下覆羽几纯棕白色;两腿被淡棕色羽至趾基,密布以褐斑。虹膜黄色。嘴暗绿色,下嘴先端近黄色,趾肉红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栖息于针叶林、针阔昆交林和阔叶林中昼伏夜出,营巢于树穴中以小型的啮齿类的姬鼠和棕背(鼠乎)等以及昆虫类为食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东部,西抵四川等地。
性味
味酸;微咸;性寒;小毒
归经
心;肝经
功能主治
滋阴补虚;截疟。主肺结核;风虚眩晕;疟疾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;或烧存性;研末;或入丸剂。
复方
①治风虚眩晕:大头鹰闭杀去毛,煮食;以骨烧存性,酒服。(《便民食疗》)②治羊JIAN风:猫头鹰一只。用泥糊厚,放灶坑内涸熏一百天,取出研末。每次三钱,日服二次。③治淋巴结结核(鼠疮):猫头鹰一只。烧吃。④治噎食:未生毛的小猫头鹰二只。用黄泥包上,煅存性,研细末。温酒冲服,每次二钱,日服二次。(②方以下出《吉林中草药》)⑤治疟疾:鸱鸺一只。去毛、肠,油DIE食之。(《纲目》)⑥治劳瘵:鸱鸺酒煮焙干,同大鳗鲡七条,摊藩荷上蒸烂,和薯蓣一斤,捣焙细末为丸。空腹酒下三钱。(《本经逢原》)
各家论述
1.《纲目》:治疟疾。2.《本经逢原》:治劳瘵。3.《吉林中草药》:解毒,定惊。治鼠疮,噎食,羊角风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鸱鸺
拼音注音
Chī Xiū
别名
怪鸱(《尔雅》),钩鵅(《本草拾遗》),大头鹰(《便民食疗》),角鸱、毂辘鹰、鵋鶀、呼咵鹰、夜食鹰(《纲目》),猫头鹰(《本经逢原》),鬼鸠(《本草求原》),夜猫子(《中国动物图谱·鸟类》),横虎、恨狐、老兔(《吉林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本草拾遗》
来源
为鸱鸮科动物红角鸮等的肉或骨。
原形态
体长可达20厘米。嘴暗绿色,下嘴先端近黄。虹膜黄色。上体包括两翼和尾的表面大多灰褐色,布满虫毒状黑褐色细纹;头和背部还杂以白色沾棕的斑点;耳羽延长突出,羽基棕色,羽端与头顶同色;脸盘淡灰褐色,密杂以纤细的黑纹;脸盘周围绕以不明显的淡棕色领圈;眼先羽毛基部棕白,端部黑色。外侧肩羽的外翈大多棕白;羽端黑褐;所有飞羽除最内侧者以外,其外翈大多黑褐,并缀以棕白或淡灰褐色,仿佛形成横斑;翼缘白色或稍沾棕。尾上有不完整的棕白色横斑。颏棕白色;下体余部灰白色,密杂以灰褐色纤细横斑;胸与两胁还具黑褐色羽干纹,并缀以棕栗色;腋羽和翼下覆羽几纯棕白色;覆腿羽淡棕色,密布以褐斑:趾肉灰色。
生境分布
栖息山地,昼伏夜出,主食昆虫。营巢于树洞中。分布我国东部,西抵四川。
性味
①《本经逢原》:"酸微咸,小毒。"
②《本草求原》:"酸咸,寒。"
功能主治
祛风,定惊,解毒。治眩晕,癫痫、瘰疬、疟疾、噎食。
①《纲目》:"治疟疾。"
②《本经逢原》:"治劳瘵。"
③《吉林中草药》:"解毒,定惊。治鼠疮,噎食,羊痫风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或烧存性研末,2~3钱;或焙研入丸、散。
复方
①治风虚眩晕,大头鹰闭杀去毛,煮食;以骨烧存性,酒服。(《便民食疗》)
②治羊痫风:猫头鹰一只,用泥糊厚,放灶坑内烟熏一百天,取出研末。每次三钱,日服二次。
③治淋巴结结核(鼠疮):猫头鹰一只。烧吃。
④治噎食:未生毛的小猫头鹰二只。用黄泥包上,煅存性,研细末。温酒冲服,每次二钱,日服二次。(②方以下出《吉林中草药》)
⑤治疟疾:鸱鸺一只。去毛、肠,油煠食之。(《纲目》)
⑥治劳瘵:鸱鸺酒煮焙干,同大鳗鲡七条,摊薄荷上蒸烂,和薯蓣一斤,捣焙细末为丸,空腹酒下三钱。(《本经逢原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叶山桂
- 吐铁
- 枇杷
- 雪参
- 乌龙摆尾
- 普贤菜
- 牛皮
- 鳕鱼
- 乌头叶蛇葡萄
- 土马鬃
- 荷莲豆草
- 华中五味子
- 荠薴
- 崖松
- 野核桃仁
- 水冬瓜
- 银柴胡
- 海马
- 水玉簪
- 鱼香根
- 狭叶海金沙
- 红参
- 广东万年青
- 地黄花
- 裕民贝母
- 华风车子
- 黄花苜蓿
- 对马耳蕨
- 黄桷叶
- 绵羊角
- 华南铁角蕨
- 冬青子
- 荭草
- 太白鹿角
- 水龙胆草根
- 金凤藤
- 天花粉
- 胡黄连
- 腊梅
- 辣椒茎
- 黄荆枝
- 粗叶耳草
- 水蛇
- 葵花大蓟
- 金线风
- 枸橘刺
- 大黄
- 漆姑草
- 斑叶兰
- 独叶一枝枪
- 乌蛇卵
- 香樟果
- 野绿麻根
- 水柏枝
- 毛葡萄
- 刺瓜
- 厚叶沿阶草
- 倒根野苏
- 夹竹桃
- 车桑仔
- 豆瓣绿
- 鲩鱼
- 泡桐
- 狐肉
- 樟柳头
- 鸭脚木
- 对叶油麻叶
- 九节莲
- 黄土
- 凉粉草
- 苍山橐吾
- 旱芹
- 隔山撬
- 乌榄叶
- 制草乌
- 乌鳢
- 野烟叶
- 滇肉棒
- 黄水茄
- 曲毛露珠草
- 野鹅脚板
- 大泡通
- 蒙自虎耳草
- 灰绿水苎麻
- 吊罗果
- 巴豆壳
- 三角草
- 大叶仙茅
- 紫泡
- 山姜
- 茄子
- 岩豆藤花
- 五指山参叶
- 鸭胆子
- 瓶耳小草
- 峨屏草
- 一窝鸡
- 槭叶草
- 黄杞皮
- 杨梅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