粉萆薢
《中国药典》:粉萆薢
拼音注音
Fěn Bì Xiè
英文名
RHIZOMA DIOSCOREAE HYPOGLAUCAE
来源
本品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 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bin 的干燥根茎。秋、冬二季采挖,除去须根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形状
本品为不规则的薄片,边缘不整齐,大小不一,厚约0。5mm。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。切面黄白色或浅灰棕色,维管束呈小点状散在。质松,略有弹性。气微,味辛、微苦。
性味
苦,平。
鉴别
(1) 本品横切面:外层为多列木栓化细胞。皮层较窄,细胞多切向延长,壁略增厚,壁孔明显;黏液细胞散在,内含草酸钙针晶束。中柱散有有限外韧型及类周木型维管束;薄壁细胞壁略增厚,具壁孔,细胞中含淀粉粒。本品粉末黄白色。淀粉粒单粒圆形、卵圆形或长椭圆形,直径5~32μm,长至40μm,脐点点状或裂缝状;复粒少数,多由2 分粒组成。厚壁细胞众多,壁木化,孔沟明显,有的类似石细胞,多角形、梭形或类长方形,直径40~80μm ,长至224μm。草酸钙针晶束长64~84μm 。
(2) 取本品粉末10g ,加水100ml ,浸泡过夜,置60℃水浴中加热10分钟,趁热滤过,取滤液各2ml ,分置二支试管中,一管加氢氧化钠试液2ml ,另一管加盐酸溶液(1→20)2ml,密塞,用力振摇1 分钟,含碱液管的泡沫比含酸液管高达数倍。
归经
归肾、胃经。
功能主治
利湿去浊,祛风除痹。用于膏淋,白浊,白带过多,风湿痹痛,关节不利,腰膝疼痛。
用法用量
9~15g。
贮藏
置通风干燥处。
摘录
《中国药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窝儿七
- 穬麦蘖
- 雀梅藤
- 五脉绿绒蒿花
- 榅桲皮
- 海非菜籽
- 九节菖蒲
- 尖尾风
- 桃叶蓼
- 水蔗草
- 猪耳掌
- 狗哇花
- 葫芦藓
- 山柳
- 唐古特报春
- 乌鸦翅羽
- 乌鸦胆
- 黄瓜
- 伽蓝菜
- 淡竹根
- 小叶桑根
- 泡囊草根
- 芜菁子
- 花姬蛙
- 红花子
- 七星草乌
- 饭团藤
- 柠条
- 广西花点草根
- 镜面草
- 桂花枝
- 白犁头草
- 紫楠根
- 杄木
- 灰锤
- 黄石脂
- 衣鱼
- 库页悬钩子根
- 葫芦茶
- 砧草
- 石胆草
- 乌尼参
- 牛大力
- 赤杨
- 野罂粟壳
- 黄莲花
- 小三棵针
- 五月茶
- 望江南
- 盐麸树白皮
- 丝瓜子
- 榔榆茎
- 小扁草
- 露水草
- 秋海棠茎叶
- 大将军
- 猪鬃草
- 地骷髅
- 全叶青兰
- 粉菝葜
- 泡桐树皮
- 见血清
- 飞天蜈蚣
- 防风草
- 飞燕草
- 鸡毛狗
- 竹叶
- 药用小阴地蕨
- 狗毛草
- 五裂槭
- 荭草花
- 金剪刀草
- 白勒
- 石床
- 阔叶赤车使者
- 野木鱼
- 芸香草
- 羽裂星蕨
- 樟
- 枇杷叶
- 邪蒿
- 鸭公藤
- 水金凤茎叶
- 马蔺
- 蝲蛄石
- 荠苎
- 鹰嘴爪
- 龙舌兰
- 月见草油
- 点头菊
- 合萌
- 梧桐
- 墙草
- 偏翅唐松草
- 黄花香薷
- 饱饭花
- 天浆壳
- 紫荆木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虎石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