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芫茜
《中华本草》:石芫茜
拼音注音
Shí Yuán Qià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厚叶冷水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lea sinocrassifolia C.J.Chen[Pilea crassifolia Hance;P.peploides Hook.et Atn.var.cava-leriei Levl.]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平卧草本,全株无毛。茎肉质,纤细,多分枝。叶对生;叶柄长0.2-0.6mm;托叶三角形,宿存;叶片肉质,双凸透镜状,脆纸质,近圆形或扇状圆形,长4-8.5mm,先端圆形,基部近截形,边缘全缘反卷,上面绿色,下面干时变糠皮状,钟乳体仅在上面明显,梭形;基出脉3条,侧脉2-4对。雌雄同株;雄聚伞花序由少数几朵花密集成头状,花序梗长2-5mm;苞片明显,卵状披针形。雄花大,淡黄绿色,具梗;花被片4,倒卵状长圆形,内凹,外面近先端有2个囊状突起;雄蕊4;退化雌蕊短圆柱状。雌花未见。花期11月至翌年3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水边阴处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微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热毒疮疡;热结便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桄榔子
- 橄榄根
- 石羊菜
- 石灰
- 鸡排骨草
- 石珠
- 鮸鱼
- 老鼠竻
- 泡花子
- 黄果茄
- 绢毛石花
- 马蹄叶
- 拦路虎
- 雀瓮
- 一品红
- 雀头血
- 野木瓜
- 走茎丹参
- 岭南花椒根
- 小叶买麻藤
- 慕荷
- 水蛭
- 香樟叶
- 库页悬钩子根
- 血苋
- 香茶菜
- 香胶木叶
- 雪山林
- 假蒟根
- 黄花远志
- 红沙
- 秃叶红豆树
- 罗汉松
- 南蛇藤
- 雷五加叶
- 柠檬皮
- 螃蟹七
- 莪术
- 小三棵针
- 粽粑叶
- 鳢鱼
- 柯蒲木
- 松木皮
- 万寿菊花
- 地涩涩
- 红花青藤
- 高山扁枝石松
- 苣荬菜花
- 肥荚红豆
- 丝瓜花
- 蜘蛛果
- 阳桃
- 芦花
- 行夜
- 观音莲
- 粘毛鼠尾草果
- 黄荆
- 三七
- 北沙参
- 猬脂
- 朝鲜崖柏
- 南木香
- 石楠
- 接骨树
- 老鹤草
- 粗叶木叶
- 接骨木
- 冰
- 龙角草
- 护心草
- 紫茎牙痛草
- 剑叶紫金牛
- 景天
- 草木灰
- 白草莓
- 尖连蕊茶根
- 西藏水黄连
- 豆蔻花
- 地筋
- 小年药
- 芥子
- 雷公藤
- 土蜂子
- 黄锁梅
- 大臭黄荆
- 露兜竻蔃
- 草柏枝
- 鹿肉
- 黑皮根
- 剪红纱花
- 丝瓜络
- 郁金香根
- 杨梅核仁
- 榕树果
- 泡桐果
- 无名木皮
- 山白龙
- 枫香脂
- 桑瘿
- 麝香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