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花椒
《中华本草》:西藏花椒
拼音注音
Xī Zànɡ Huā Jiāo
别名
西藏野花椒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西藏花椒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Zanthoxylum tibetanum Huang采收和储藏:9-10月采收成熟的果实,晒干,将果皮与种子分开,留取果皮。
原形态
攀援性灌木,高1m。嫩枝微柔毛,其后几无毛,暗灰色,着生短小而下弯的皮刺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,纸质,连叶柄长10-15cm;叶柄长1-2.5cm,叶柄及叶轴表面下陷成小沟状,被短柔毛,并着生短小而下弯的刺;小叶柄极短;小叶片9-15,卵形、广卵形或为长圆的卵形,长2.5-5m,宽1.5-3.5cm,先端急尖或突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边缘具锐锯齿,齿缝及叶背上有粗大的腺点,上面深绿色,有光泽,下面浅绿色,侧脉10-14对,未达叶缘连结成网,脉网甚密,向两面微凸起。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,雌雄异株;花轴及花梗几无毛,有时着生短小而下弯的皮刺。果梗浑圆,长5-8mm,心皮常为4数。蓇葖果未成熟时近圆球形,直径4-5mm,成熟时果瓣较大,径6-7mm,果皮棕褐色,果皮上的油点干后因凹陷而呈窝穴状,灰黑至褐黑色。种子圆球形,黑色,有光泽。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-2900m的常绿阔叶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藏等地。
性味
辛;温;小毒
功能主治
温中散寒;燥湿杀虫。主寒湿伤中;脘腹冷痛;呕吐;泄泻;痢疾;蛔虫腹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.5-3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节节草
- 毛扭藓
- 芸薹子油
- 盐麸子
- 草乌叶
- 丝线吊芙蓉
- 山香果
- 东野菰
- 金丝桃果实
- 崖姜
- 夜交藤
- 萝芙木
- 山蒿
- 亚婆潮
- 山苦荬
- 匙叶伽蓝菜
- 芒
- 圆叶娃儿藤
- 水禾麻
- 黄三七
- 树舌
- 罗星草
- 烟草
- 玉铃花
- 石斑鱼
- 薄叶黄芩
- 制草乌
- 蛇退
- 冷蕨子草
- 叶底珠
- 盘石龟
- 疏叶香根芹
- 山茴芹
- 蚕蜕
- 山藿香
- 玉山芎穷
- 山皮条
- 山蟹
- 楮茎
- 山莴苣
- 山苦草
- 大冷水麻
- 野烟
- 山道年蒿
- 山蛩虫
- 玉帘
- 玉竹
- 荔枝藤
- 乱角莲
- 岩山枝
- 番杏
- 粗榧枝叶
- 燕窠土
- 曼陀茄根
- 竹实
- 鸡蛋壳
- 白鹤菌
- 丁香
- 草龙根
- 栗壳
- 苔水花
- 燕麦灵
- 枇杷叶
- 秦岭冷杉
- 土木香
- 假黄麻
- 苎麻梗
- 狭叶露珠草
- 密叶绢藓
- 角果木叶
- 野荞麦
- 刺玫花
- 青蒿根
- 香蒲
- 七里明
- 齿瓣石豆兰
- 端哼
- 竹(鼠留)肉
- 四角蒲桃
- 卵叶娃儿藤
- 盐麸根白皮
- 黑石珠
- 山鸡腿
- 山韭菜
- 猴樟果
- 路旁菊
- 盐麸树白皮
- 小果蔷薇
- 香叶根
- 紫珠
- 鲨鱼油
- 缘桑螺
- 大蓟
- 山螃蟹
- 蟛蜞
- 珍珠母
- 滇鸡骨常山
- 异穗卷柏
- 天文草
- 野海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