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来红
《*辞典》:雁来红
拼音注音
Yàn Lái Hónɡ
别名
后庭花(《救荒本草》),老少年(《纲目》),老来红、蛮须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红苋菜(《岭南草药志》),青香苋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。)
出处
《救荒本草》
来源
为苋科植物雁来红的全草或茎梢部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80~150厘米;叶互生,叶形变异极大,由菱状卵形,至披针形,长5~10厘米,宽2~7厘米,除绿色外。常呈红、黄、紫等色或彩斑,无毛;叶柄长2~6厘米。花单性或杂性,密集成簇,花蔟球形,腋生或成顶坐下垂的穗状花序;苞片和小苞片卵状披针形。干膜质;萼片3,矩圆形,具芒尖;雄花的雄蕊3;雌花的花柱2~3。胞果矩圆形,盖裂。花期夏秋。
生境分布
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
化学成分
含大量的维生素C、苋色素。
性味
《救荒本草》:"味甜微涩,性凉。"
功能主治
治痢疾,吐血,血崩,目翳。
①《国药的药理学》:"治阿米巴赤痢。"
②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退热。治吐血,血崩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两(鲜者3~4两)。外用:煎水熏鼻或熬膏点眼。
复方
①治红白痢:红苋菜酌量,煎水冲白蜜调服,忌酸辣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
②治脑漏:老少年,煎汤热熏鼻内,然后将汤服二、三口大妙。冬间用根。(《急救方》)
③治远年星障:老少年、银杏(剖壳)、官桂根(大叶者佳)、千里光、雄杨梅树根皮。煎成浓膏,量加制甘石、冰片。又方加茶树根皮。(《眼科要览》膏子眼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窄叶鼠李
- 天门冬
- 硬九子连环草
- 漆树木心
- 大叶黄杨
- 屈头鸡根
- 大人血七
- 玉蜀黍根
- 藤杜仲
- 藤仲
- 皱叶狗尾草
- 天青地红
- 皱叶羊蹄
- 云实蛀虫
- 秃叶红豆树
- 秋葡萄茎
- 盐麸树白皮
- 囊距翠雀
- 大叶青木香
- 千金子霜
- 盐麸根白皮
- 云杉球果
- 盐肤木根皮
- 大唇香科科
- 宁波溲疏
- 竹叶吉祥草
- 多茎野豌豆
- 竹节香附
- 多苞糙苏
- 皱杓兰
- 皱叶鼠李
- 多花景天三七
- 大叶骨碎补
- 柠鸡儿果
- 大叶香薷
- 多蕊蛇菰
- 七星草乌
- 乔木五加
- 强壮莲座蕨
- 云南红豆蔻果
- 大半边旗
- 桃树根、茎、树皮
- 田麻
- 荠薴
- 竹叶
- 竹鱼
- 一把蔑
- 竹衣
- 塌菜
- 竹林霄
- 头巾草
- 竹叶蕉
- 土马鬃
- 大一面锣
- 桃耳七
- 楠藤
- 七角风
- 天罗水
- 珠芽半支
- 大五爪金龙
- 大九节铃
- 清风藤
- 粘毛黄花稔
- 千针万线草
- 天竹黄
- 南瓜瓤
- 土箭芪
- 玉
- 游草
- 盐肤子
- 墨
- 蕨
- 粟芽
- 枇杷
- 苏铁
- 蠘
- 苏木
- 粟奴
- 八哥
- 菘菜
- 白花坚荚树
- 白毛委陵菜
- 白花穿心莲
- 金鱼
- 蕨麻
- 蕨萁
- 石鲫
- 酱
- 白肚
- 白皮
- 刺柏
- 苏头
- 和合草
- 白栎
- 蛇含
- 白梅
- 白芥
- 金兰
- 三枝标
- 白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