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萝卜
《中华本草》:岩萝卜
拼音注音
Yán Luó Bo
别名
岩蝴蝶
英文名
Henry Urophysa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尾囊草的根茎和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Urophysahenri Oliv Ulbr. Semiquilegia henryi (oliv)采收和储藏:根茎全年可采挖。叶春、夏季采,均鲜用或阴干。
原形态
尾囊草,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粗壮,直径1.5-2.5cm,灰褐色或棕褐色,有多数残存的叶鞘,脱落后呈鳞片状。叶多数,基生,叶柄长3.6-12cm;叶片宽卵形,长1.4-2.2cm,宽3-4.5cm,基部心形,中全裂片扇状倒卵形或扇状菱形,上部3裂,两在 疏被短柔毛。花葶高达15cm,通常有花3朵,排成聚伞花序;苞片楔状倒卵形,不分裂或3浅裂;小苞片线形,对生或近对生;花直径2-2.5cm,萼片5,天蓝色或粉红白色,倒卵状椭圆形;花瓣5,长圆状船形,基部囊状;雄蕊多数,退化雄蕊膜质,狭披针形;心皮5-8,吸粗毛。莴葖果,卵形,囊状,有宿存长花柱。种子狭肾形,密生小疣状突起。花期3-4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岩石旁或陡崖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西部、湖南北部、四川东部、贵州。
形状
性状鉴别,根茎圆柱形,直径约9mm。表面褐色,具大小不等的孔穴,环节密集;顶端残留叶柄残基及中空的茎基。体轻质脆,易折断,断面片状不整齐。气微,味辛、微苦。
性味
味甘;微苦;性平
功能主治
活血散瘀;生肌止血。主跌打瘀肿疼痛;创伤出血;冻疮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或捣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治挫伤青肿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圆柏果
- 石仙桃
- 无莿根
- 刺齿凤尾蕨
- 鼹鼠
- 野草香
- 红花山牵牛
- 土丁桂
- 膜蕨囊瓣芹
- 红葱
- 金鸡纳
- 蝴蝶花
- 八角枫
- 露兜竻蔃
- 淡味当药
- 合欢皮
- 兰草
- 石龙子
- 牛戳口
- 楮皮间白汁
- 黄瓜
- 槠子皮叶
- 鲸蜡
- 滇车前
- 河豚鱼肝油
- 南方六道木
- 石螃蟹
- 通城虎
- 矮叶书带蕨
- 牛奶树
- 阴(句黾)
- 一匹草
- 水毛射
- 桐木
- 云南铁角蕨
- 红山药
- 牛蹄甲
- 番荔枝叶
- 黄木耳
- 小棕包
- 山蒜
- 青麸杨根
- 水百合
- 三色堇
- 绣球防风
- 朱砂藤
- 锥螺壳
- 鸟不企叶
- 雪上一支蒿
- 蟛蜞菊
- 红叶木姜子根
- 绒白乳菇
- 披散糖荠
- 黄荆
- 无根藤
- 毛脉酸模
- 峨屏草
- 红叶树子
- 四叶参
- 川防风
- 蕨
- 四轮草
- 竹芋
- 牛奶浆根
- 罐子草
- 枸橘
- 臭草
- 人参须
- 峨山草乌
- 贯众
- 蜥蜴
- 润肺草
- 船盔乌头
- 大过路黄
- 铁藤根
- 布荆
- 铜棒锤
- 碎骨红
- 挖耳草根
- 猴骨
- 安徽刺黄柏
- 车前草
- 粗叶卷柏
- 茯神木
- 钝齿铃子香
- 龙头草
- 乌骨藤
- 新裂耳蕨
- 地瓜子
- 奇蒿
- 刺玫花
- 鹈鹕毛皮
- 广金钱草
- 木瓜
- 红背酸藤
- 接骨木叶
- 鲎尾
- 牛脾
- 干旱毛蕨
- 蛾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