岗梅叶
《*辞典》:岗梅叶
拼音注音
Gǎnɡ Méi Yè
出处
《岭南草药志》
来源
为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的叶。随时可采。
功能主治
治感冒,跌打损伤,痈毒,疔疮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鲜者1~2两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疖肿:岗梅鲜叶,捣烂外敷。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②治疔疮:鲜岗梅叶适量,加糯米、红糖共捣敷患处。(福建)
③治跌打损伤,疮疖痈肿:鲜岗梅叶,捣烂外敷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④治感冒发热:鲜岗梅叶一至二两。水煎服。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岗梅叶
拼音注音
Gǎnɡ Méi Yè
英文名
leaf of Roughhaired Holly
出处
出自《岭南草药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 (Hook.f.et Arn.) Champ.ex Benth.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lex asprella (Hook.f.et Arn.) Champ.ex Benth.采收和储藏:随时可采,鲜用。
原形态
梅叶冬青 落叶灌木,高3m。小枝无毛,绿色,干后褐色,长枝纤细,均是明显的白色皮孔。叶互生;叶柄长3-8mm;叶片膜质,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3-7cm,宽1.5-3cm,先端渐尖成尾状,基部宽楔形,边缘具钝锯齿,中脉上面稍凹下,侧脉6-8对,网脉不明显,上面或仅脉上有微毛,下面无毛。花白色,雌雄异株;雄花2-3朵簇生或单生叶腋,花4-5数,花萼直径2.5-3mm,无毛,裂片阔三角形或圆形,基部结合;雌花单生叶眼,花梗长2-2.5cm,果时可长达3cm,无毛,4-6数,花萼直径2.5-3mm,花瓣基部结合,子房球状卵形,直径约1.5mm,花柱明显,柱头盘状。果球形,熟时黑紫色,直径5-6mm,果梗长2-3cm,分核4-6颗,背部有深沟,内果皮石质。花期4-5月,果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常生于海拔400-1000m的山谷路旁灌丛中或阔叶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苦;甘;凉
归经
心;肺;肝经
功能主治
发表清热;消肿解毒。主感冒;跌打损伤;痈肿疔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鲜品30-6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金莲花
- 渐尖叶独活
- 绿矾
- 大黑药
- 小龙胆草
- 金钱松叶
- 金老梅花
- 苣荬菜花
- 家兔骨
- 金银花子
- 棘刺花
- 金钱木根
- 猫胡子花
- 姜叶三七
- 小球藻
- 姜炭
- 绵萆薢
- 橘叶
- 韭子
- 家独行菜
- 姜叶
- 锦线镖
- 金蛤蟆
- 救必应
- 橘根
- 狗肝菜
- 橘叶巴戟
- 叫姑姑
- 金盏银盘
- 戟形石韦
- 橘白
- 冠唇花
- 橘核
- 檵花
- 金老梅叶
- 金精石
- 韭菜子
- 金盏菊
- 家麻树
- 生漆
- 尖连蕊茶根
- 普洱茶膏
- 榉树叶
- 尖刀苦马菜
- 金线包
- 茄叶
- 滇苦菜
- 金花树
- 金银花
- 金线鱼
- 及己
- 金边莲
- 寄生藤
- 夹蛇龟肉
- 救军粮叶
- 寸金草
- 金钱苦叶草
- 金草
- 美人蕉根
- 鸭脚黄边
- 石山花椒
- 僵蛹
- 金缕半枫荷
- 锦香草
- 紫楠叶
- 锯叶竹节树
- 金花草
- 水贯众
- 锈毛白枪杆
- 显脉罗伞
- 赤雹
- 尖叶铁扫帚
- 小叶小羽藓
- 绵马贯众
- 水蕨
- 姜露
- 榉树
- 锯齿草
- 海龟胶
- 茭白
- 三叶罗伞
- 金老梅根
- 南赤瓟
- 金钱参
- 金露梅
- 海莲叶
- 水马桑
- 米油
- 二色补血草
- 藤茶
- 岗梅叶
- 指甲兰
- 嫁(虫戚)
- 鹈鹕脂油
- 枳椇子
- 波罗蜜核中仁
- 黑大豆花
- 蓝圆鲹
- 蔗鸡
- 鲸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