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瑞木
《中华本草》:黄瑞木
拼音注音
Huánɡ Ruì Mù
别名
杨桐、鸡仔茶、黄板叉木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黄瑞木的根及嫩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dinandra millettii(Hook.et Arn.)Benth.et Hook.f.采收和储藏:根全年可采,晒干或鲜用。嫩叶夏、秋采,鲜用。
原形态
黄瑞木 灌木或小乔木,高约5m。嫩枝和顶芽疏生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具短柄;叶片厚革质,长圆状椭圆形,长4.5-9cm,宽2-3cm,先端短尖,基部渐狭,边缘全缘,少有在上半部略有细牙齿,幼时有密集的柔毛,后变无毛。花两性,单生于叶腋;花梗纤细,长约2cm,有贴伏短毛,萼片5,卵状三角形,外面被贴伏短毛,边缘近于膜质,有细腺齿和睫毛;花冠裂片5,无毛;雄蕊约25枚,花药密生白色柔毛;子房上位,3室,有白色柔毛,花柱无毛。浆果近球形,直径7-8mm,有柔毛或近于无毛。种子细小,黑色,光亮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90-1200m的山地林荫处或水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苦;凉
归经
肺;肝经
功能主治
凉血止血;解毒消肿。主衄血;尿血;传染性肝炎;腮腺炎;疖肿;蛇虫咬伤;癌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,鲜品酌加。外用:适量,以鲜叶捣敷,或以根磨淘米水擦患处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黄瑞木
别名
乌珠子、杨桐、鸡仔茶、黄板叉木
来源
山茶科红淡属植物毛药红淡Adinandra millettii (Hook. et Arn.) Benth. et Hook. f.,以根、嫩叶入药。根全年可采,晒干或鲜用;嫩叶夏秋采,鲜用。
性味
甘、微苦,凉。
功能主治
凉血止血,消肿解毒。
根:用于鼻衄睾丸炎,腮腺炎。
鲜叶:外用治疖肿,毒蛇咬伤,毒蜂螫伤。
用法用量
根0.5~1两。外用适量,根磨洗米水搽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唇鱼肝
- 黄唇鱼鳞
- 黄山五叶参
- 黄水枝
- 虎掌南星
- 鳑魮鱼
- 花蕊石
- 荷青花
- 虾蟆
- 金榭榴
- 红香藤
- 花椒根
- 虎尾兰
- 虎尾草
- 红花栝楼
- 红骨参
- 藿香露
- 金凤藤
- 辉葱
- 鹄绒毛
- 红车轴草
- 牛乳
- 薅田藨根
- 蛤仔壳
- 诃子
- 散血莲
- 小贯众
- 黄毛山牵牛
- 虎杖叶
- 还阳草
- 芦荟花
- 黄牛毛藓
- 黄瓜仁草
- 胡颓子
- 黄瓜霜
- 虾蟆脑
- 野西瓜苗子
- 黄开口
- 红花点地梅
- 红茴香根
- 黄断肠草
- 黄杨
- 虎肚
- 绣球防风
- 江南玄胡
- 红靛
- 胡萝卜叶
- 铧头草
- 红茄苳
- 红钉耙藤
- 胡荽
- 茶子木花
- 红花岩黄芪
- 红花木莲
- 黄明胶
- 黄根
- 黄桷浆
- 红麸杨根
- 粗糠柴
- 功劳根
- 铁苋
- 屈头鸡根
- 黄独零余子
- 虎掌草叶
- 红马蹄乌
- 瓜蒌皮
- 裂果卫矛
- 苦草
- 秦岭耧斗菜
- 阳桃根
- 红子仔
- 赛繁缕
- 青蒿
- 小叶寄树兰
- 突厥雀
- 五色梅叶
- 石油菜
- 川谷根
- 麝香
- 枇杷花
- 阳桃
- 蜀羊泉
- 芦花
- 土贝母
- 大五爪金龙
- 水杨木白皮
- 猩猩木
- 白千层叶
- 粪鬼伞
- 伽蓝菜
- 松下兰
- 鳍蓟
- 三七
- 九连灯
- 香胶木根皮
- 野扁豆
- 猪笼草
- 蛮刀背
- 野菰
- 炙红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