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勾儿茶
《中华本草》:毛勾儿茶
拼音注音
Máo Gōu ér Chá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鼠李科植物大叶勾儿茶的根、茎藤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erchemia huana Rehd.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茎藤,鲜用或切段晒干。秋后采根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大叶勾儿茶 藤状灌木,高达10m。小枝光滑无毛,绿褐色。叶互生;叶柄长1.4-2.5cm;叶纸质或薄纸质,卵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6-12cm,宽3-6cm,上部叶较小,先端圆或稍钝,基部圆形或近心形,上面绿色,无毛,背面黄绿色,密被黄色短柔毛,干后栗色,侧脉5-7对,花两性,聚伞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,花序轴长达20cm,分枝长可达8cm,被短柔毛,花梗短,长1-2mm,无毛;花芽卵球形,顶端急缩成短尖;花瓣5;雄蕊5;子房2室,半藏于花托内。核果圆柱状椭圆形,长7-9mm,熟时紫红色或紫黑色,基部宿存盘状花盘;果梗长2mm。花期7-9月,果期至翌年5-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、灌丛和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。
性味
微涩;温
功能主治
祛风利湿;活血止痛;解毒。主风湿关节痛;胃痛;痛经;小儿疳积;跌打损伤;多发性疖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;或浸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挖耳草根
- 蕹菜根
- 晚香玉
- 文冠果
- 牛泷草
- 过坛龙
- 龟甲胶
- 钩凝菜
- 无患子中仁
- 贵州追风散
- 梧桐叶
- 乌口树
- 芜菁子
- 乌棒子
- 蜈蚣七
- 高山扁枝石松
- 文殊兰果
- 无毛南蛇藤
- 牛羊草结
- 过山消根
- 网纹灰包
- 高山大黄
- 过江藤
- 高原蚤缀
- 过墙风
- 蒙莸
- 毛连
- 野荔枝果
- 万年青根
- 贯叶连翘
- 高寒露珠草
- 牛奶浆草
- 芜菁甘蓝子
- 碗花草根
- 牛耳枫枝叶
- 高山金挖耳
- 高山露珠草
- 万年青花
- 牛奶浆根
- 高粱泡叶
- 高山瓦韦
- 牛耳大黄
- 维氏假瘤蕨
- 乌头叶蛇葡萄
- 高粱泡根
- 牛白藤根
- 牛角三七
- 高粱乌米
- 万寿菊花
- 钩苞大丁草
- 高山紫菀
- 高山芹根
- 牛筋刺寄生
- 牛耳枫根
- 望江青
- 贵州卷柏
- 高粱米糠
- 贵州花椒
- 栗
- 牛耳岩白菜
- 望江南
- 牛蒡茎叶
- 万年青叶
- 望江南子
- 贵州远志
- 高山龙胆
- 瓮菜癀
- 脓见愁根
- 高山黄华
- 鬼灯笼根
- 过江龙子
- 牛耳大黄叶
- 脓见愁
- 鬼箭锦鸡儿
- 牛毛草
- 万寿菊
- 武靴藤
- 牛角(角思)
- 高良姜
- 高脚落山箕根
- 过山风
- 万年青
- 高粱泡
- 糯稻根须
- 鬼点灯
- 牛尾独活
- 赶山鞭
- 赶风柴
- 牛心茄子
- 高山望
- 牛抄藤
- 牛奶浆
- 牛奶树子
- 牛舌癀
- 过山青
- 高粱根
- 过山消
- 高山大戟
- 赶黄草
- 隔山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