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舌癀
《中华本草》:牛舌癀
拼音注音
Niú Shé Huánɡ
别名
野枇杷、毛紫珠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马鞭草科植物批粑叶紫珠的根或茎、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llicarpa kochlana Makino [C.loureire Hook.et Arn.;C.longileba Merr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枇杷叶紫珠,灌木,高1-4m。小枝、叶柄及花序均密生黄褐色分枝茸毛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1-3cm:叶片长圆状披针形、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或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锯齿,表面无毛或被疏毛,背面密生黄褐色星状毛和分枝茸毛,两面均具黄色透明腺点;侧脉10-18对。聚伞花序腋生,宽3-6m,3-5次分歧;花序梗长1-2cm;花无柄,密集于分枝顶端;花萼管状,被茸毛,萼4裂,裂片线形或锐尖三角形;花冠淡红色或紫红色,4裂,裂片被茸毛;雄蕊4,长于花冠。花柱长于雄蕊。果实圆球形,径约1.5mm;包于宿萼内。花期7-8月,果期9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-850m的山谷、溪边、灌丛中或林下荫湿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河南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苦;辛;平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活血止血。主风湿痹痛;风寒咳嗽;头痛;胃出血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 15-30g,鲜品加倍;或捣汁饮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一枝蒿
- 水蛭
- 刺血红
- 白蓝翠雀花
- 衣鱼
- 野胡萝卜根
- 地贵草
- 雾水葛
- 粽粑叶
- 黄花夹竹桃
- 天香炉
- 八角莲叶
- 贯众
- 藏报春花
- 六道木
- 黄杞叶
- 烂茶叶
- 枝儿条
- 玉带根
- 铁海棠花
- 汝兰
- 粟米草
- 慕荷
- 菟葵
- 女贞根
- 龙骨风
- 罗汉松根皮
- 祖司麻
- 金发草
- 黄蜀葵
- 钓兰
- 过路惊
- 白草根
- 九节风
- 九牛力
- 大叶黄杨根
- 对叶榕
- 玛瑙
- 金花蚤草
- 大叶楠
- 披散糖荠
- 白芷叶
- 牛鼻
- 石芥菜
- 牛筋果
- 密蒙花
- 黑腺珍珠菜
- 野丹参
- 绿百合
- 兴安毛连菜花
- 黄鼠狼
- 黄鼬
- 牛角七
- 林檎根
- 雄黄兰
- 卵叶鳞始蕨
- 菜子七
- 黄皮果
- 石楠
- 云南小膜盖蕨
- 昙花
- 小毛蓼
- 云南荚蒾根
- 油柑叶
- 地红子根
- 雷五加
- 拦路虎
- 野大豆藤
- 山姜
- 金银花露
- 海螺厣
- 早禾树
- 南鹤虱
- 双肾子
- 挂兰
- 红树皮
- 番荔枝根
- 宝盖草
- 马甲子叶
- 山桂花
- 野牡丹根
- 枪刀药
- 牛舌癀
- 鼍甲
- 海蚯蚓
- 纤枝山柑
- 芭茅果
- 西北莸
- 柚皮
- 蜢臂兰
- 小黄断肠草
- 铜线草
- 香樟果
- 蝴蝶藤
- 大乌金草
- 大避债蛾
- 小麦苗
- 了哥王
- 金老梅花
- 苦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