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田七叶
《*辞典》:水田七叶
拼音注音
Shuǐ Tián Qí Yè
出处
《广西中药志》
来源
为箭根薯科植物蒟蒻薯的叶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水田七"条。
功能主治
治无名肿毒。
用法用量
外用:捣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水田七叶
拼音注音
Shuǐ Tián Qí Yè
英文名
Leaf of Lobedfruit Tacca
出处
出自《广西中药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蒟蒻薯科植物裂果薯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hizocapsa plantaginea Hance[Taccaplantaginea(Hance)Drenth]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洗净,洗净,鲜用。
原形态
蒟蒻薯,多年生草本。茎肥大,常弯曲,具多数须根。叶基生;叶柄长7-11cm;叶片椭圆状披针形,长10-22cm,宽3-7cm,先端渐尖,基部下延,全缘;叶脉在上面凹,于背面突起。花茎自叶丛中抽出,长6-13cm;伞形花序顶生,有花8-15朵;总苞4枚,卵形或三角状卵形,外面2枚较大,内面2枚罗小;苞片线形,长达7cm;花被钟状,外面淡绿色,内面淡紫色,裂片6,2轮,外轮3,长三角形,内轮3,宽卵形,雄蕊6,与裂片对生,花丝扁宽,基部扩大,上部呈倒生的袋状,花药淡紫色;子房下位,1室,柱头3裂,每裂又2浅裂,花瓣状。蒴果3瓣裂;种子多数,椭圆形,稍弯曲,长约2mm,表面有10余条纵棱。花期5-6月,果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溪边、田边等潮湿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苦;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疮疖;无名肿毒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会东藤
- 环纹苦乳菇
- 川楝子
- 大唇香科科
- 柠檬桉果
- 石见穿
- 虾子花
- 四念癀
- 铁草鞋
- 猴接骨草
- 狮子草
- 大白顶草
- 野梨枝叶
- 小叶罗汉松
- 藏丁香
- 花蚁虫
- 南方荚蒾
- 华风车子
- 橙黄玉凤花
- 四大天王
- 黄精
- 破叶莲
- 对生耳蕨
- 捆仙丝
- 华风车子根
- 落地生根
- 赤链蛇
- 金线草
- 西藏桃叶珊瑚叶
- 蚌肉
- 荷叶蒂
- 苍蝇草
- 草泽泻
- 焦槟榔
- 威灵仙叶
- 凤尾蕉花
- 星毛羊奶子
- 念珠根黄芩
- 细叶七星剑
- 蟾蜍肝
- 鬼羽箭
- 长圆叶艾纳香
- 大飞扬
- 泡囊草根
- 高原点地梅
- 石防风
- 海门冬
- 倒莓子
- 女贞根
- 打箭菊
- 单头紫菀根
- 褐粘褶菌
- 阳桃花
- 雪里开
- 大石枣
- 疏松卷柏
- 红半边莲
- 水榕木根
- 三七
- 松树梢
- 光叶海桐叶
- 独脚乌桕
- 山羊角
- 九牛力
- 佛葵
- 地红子根
- 秦艽
- 紫玉簪叶
- 辣椒叶
- 石帆
- 芋叶
- 籼米
- 白蓝翠雀花
- 乌鸦翅羽
- 米麦麨
- 清香桂
- 鄂西天胡荽
- 老虎耳根
- 青鱼
- 水苋菜
- 辉葱
- 细叶泥炭藓
- 银毛委陵菜
- 石筋草
- 锡叶藤
- 二叶舞鹤草
- 蔛草
- 山白果
- 河蚌
- 地锦
- 五谷虫
- 生瓜
- 银叶柳
- 细锥香茶菜
- 干檀香
- 九节风
- 冬青子
- 五脉绿绒蒿花
- 威灵菊
- 芦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