狭叶败酱
《*辞典》:狭叶败酱
拼音注音
Xiá Yè Bài Jiànɡ
别名
白升麻(《贵州草药》)。
出处
《广西药植名录》
来源
为败酱科植物狭叶败酱的根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50~100厘米。茎直立,上部分枝。叶对生;基部叶通常3裂,或不裂,顶端裂片卵状长椭圆形,长6~9厘米,宽2.5~4厘米,先端长尖,基部狭窄成柄,边缘具大锯齿;上部叶披针形,长4~6厘米,全缘,两端均窄尖。聚伞花序集成伞房状的圆锥花丛;花黄色,花梗和花柄均具短毛。果实倒卵形,长2~3毫米,具短柔毛。花期8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野路旁。分布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《贵州草药》:"辛,温。"
功能主治
散寒,燥湿。治风寒感冒,疟疾,肠炎。
①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治疟疾。"
②《贵州草药》:"发表散寒,燥湿理气。治风寒感冒,肠炎,小儿阴缩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复方
①治风寒感冒:狭叶败酱五钱。水煎服。
②治肠炎,腹泻:狭叶败酱一两。水煎服。
③治小儿阴缩:狭叶败酱三钱,茴香根三钱。水煎服。(选方出《贵州草药》)
备注
本植物的带根全草,在少数地区有时亦作败酱的类同品入药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野木瓜果
- 百花锦蛇
- 斜叶榕
- 核桃楸果仁
- 硬骨凌霄
- 玉屑
- 黄葵
- 密叶天胡荽
- 曼陀罗子
- 无腺白叶莓
- 黄蘑菇
- 象皮木
- 花叶矮沱沱
- 大金刀
- 慈姑花
- 猫须草
- 尿桶弓
- 小三棵针
- 羊洪膻
- 无粉报春
- 花椒根
- 柠条籽
- 卡密
- 奶椎
- 石龙子
- 野芫荽
- 喉咙草
- 金牛七
- 核桃叶
- 白鹤藤根
- 猬心肝
- 胆木
- 芭蕉头
- 慈竹根
- 寸金草
- 玉柏
- 细香葱
- 狭叶败酱
- 西南槐树
- 马鞍藤根
- 满江红
- 菵米
- 无缝珠
- 倒爪草
- 臭菘种子
- 长盖铁线蕨
- 血余炭
- 荷青花
- 吐铁
- 刺参
- 刺瓜
- 土百部
- 蜀葵苗
- 大酸浆草
- 马交儿
- 变异鳞毛蕨
- 防风花
- 冰凉花
- 蜜环菌
- 红丝线
- 银柴胡
- 接骨木花
- 肚拉
- 薇籽
- 滇榧子
- 虎头兰
- 玉蝉花
- 花椒
- 红直獐牙菜
- 白豆蔻
- 紫花地丁
- 野菰
- 黄山五叶参
- 高粱乌米
- 黑风藤
- 川滇大黄土
- 枫杨
- 一皮草
- 轮环藤
- 龙珠
- 大刺儿菜
- 尖嘴林檎果
- 江蓠
- 蟹壳
- 鳖脂
- 硫黄菌
- 微籽
- 鸭卵
- 对虾壳
- 甘草梢
- 猬脂
- 人参花
- 水草乌
- 小花吊兰
- 龙葵根
- 狗母鱼
- 山芭蕉子
- 珍珠
- 笔仔草
- 细葛缕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