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叶黄药
《中华本草》:毛叶黄药
拼音注音
Máo Yè Huánɡ Yào
别名
狗屁藤、臭屁藤、白鸡屎藤、黄根藤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茜草科植物云南鸡矢藤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aederria yunnanensis (Levl.) Rehd.采收和储藏:秋季挖根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云南鸡矢藤 藤本,草质或稍带木质。枝圆柱状,密被短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可达5cm;托叶披针形,长约8mm,被疏毛;叶片卵形至卵状圆形,长6-12cm,宽可达10cm,先端短尖至渐尖,基部心形,上面被短柔毛,下面被绒毛,侧脉约6-7对;叶薄纸质。聚伞花序腋生和顶生,宽大而多花;总花梗很长;花紫色,有短梗;花萼稍被毛;花冠长约9mm。果卵状,稍扁,长1-1.3cm,黄色或带紫色,光亮,分核2个,扁而有宽翅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灌丛中或林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甘;微苦;凉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活血止痛;续骨。主黄疸型肝炎;消化不良;急性结膜炎;骨折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鹅掌楸
- 金樱叶
- 红土子皮
- 刺黄连
- 箭叶蓼
- 鹅绒藤
- 赤胫散
- 飞天蜈蚣
- 椴树
- 石刁柏
- 大狼毒
- 华萝藦
- 金沙草
- 马尾伸筋
- 扭筋草
- 茱苓草
- 地蜂子
- 刘寄奴
- 葛藟
- 葛上亭长
- 藕粉
- 透茎冷水花
- 荚蒾
- 铁苋
- 一点血
- 穿地龙
- 玄精石
- 金剪刀草
- 止血扇菇
- 蜣螂
- 箭杆风
- 松萝
- 血参
- 假连翘
- 一颗血
- 硼砂
- 松下兰
- 天竺黄
- 尖尾风
- 水龙
- 紫铜矿
- 降香
- 齿叶橐吾
- 鸡肠狼毒
- 黄颡鱼涎
- 荚蒾子
- 红叶藤
- 浮海石
- 博落回
- 貂尾
- 短穗兔耳草
- 虎图辣
- 疬子草
- 鸡腰果
- 蒴藋
- 将军树
- 炮姜
- 密毛桃叶珊瑚根
- 乌头叶蛇葡萄
- 黄竹参
- 诃子核
- 圆叶南蛇藤茎
- 维特他
- 大块瓦
- 黄花补血草
- 黑大豆皮
- 倒水莲
- 白花菜
- 佛葵
- 苦参实
- 东北红豆杉
- 树葫芦
- 松叶防风叶
- 半边风
- 丁香枝
- 车前子
- 光叶巴豆树
- 山韭菜
- 八角乌
- 透明草
- 东方狗脊
- 酒
- 猪肉
- 獾骨
- 蓝锭果
- 两广瘤足蕨
- 土黄芩
- 泽泻叶
- 泽漆
- 喜马拉雅米口袋
- 海狗肾
- 星色草
- 鄂报春
- 越西川木香
- 禹余粮
- 臭黄荆根
- 龙脷叶
- 匙叶黄杨
- 华南毛蕨
- 黄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