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马拉雅米口袋
《中华本草》:喜马拉雅米口袋
拼音注音
Xǐ Mǎ Lā Yǎ Mǐ Kǒu Dɑi
别名
杰巴区土。
英文名
Herb of Diversifolious Gueldenstaedtia
出处
出自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异叶米口袋的带根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ueldenstaedtia duversifolia Maxim.采收和储藏:7-8月采收,鲜用或扎把晒干。
原形态
异叶米口袋 多年生草本。主根粗壮,圆锥状形。羽状复叶,小叶9-13,叶形变化较大,圆形、椭圆形、倒卵形或广倒卵形,长0.3-0.9cm,宽0.2-0.8cm,先端微缺或深刻,两面密生平伏长柔毛。伞形花序,总花梗长2-10cm,疏生长柔毛;花2-4朵;萼钟状,长约0.5cm,密生长柔毛,上面2萼齿较下面3萼齿大而宽;花冠蓝紫色。荚果圆筒状或稍扁,疏生长柔毛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草坪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青海、西藏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苦;涩;寒
归经
肝;肾;膀胱经
功能主治
利尿逐水;解毒消痈。主水肿;疔疮痈肿;瘰疬;狂犬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;或研末,每次0.3-0.6g,每日2次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喜马拉雅米口袋
拼音注音
Xǐ Mǎ Lā Yǎ Mǐ Kǒu Dɑi
别名
杰巴区土(藏名)。
出处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异叶米口袋的带根全草。7~8月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主根粗壮,圆锥状。羽状复叶,小叶9~13,叶形变化较大,圆形、椭圆形、倒卵形或广倒卵形,长0.3~0.9厘米,宽0.2~0.8厘米,先端微缺或深刻,两面密生平伏长柔毛。伞形花序,总花梗长2~10厘米,疏生长柔毛;花2~4朵;萼钟状,长约0.5厘米,密生长柔毛,上面2萼齿较下面3萼齿大而宽;花冠蓝紫色。荚果圆筒状或稍扁,疏生长柔毛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草坪上。分布青海、西藏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性寒,味苦涩。
功能主治
解毒消肿,利尿。治水肿,痈肿疔毒,淋巴结结核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茅针
- 透茎冷水花
- 楸叶
- 狭萼半边莲
- 北细辛
- 岩椒草
- 峨参叶
- 山羊角
- 獭骨
- 台湾泡桐叶
- 蛾药
- 莱菔叶
- 石斑鱼
- 灰凤梨
- 牛戳口
- 华东阴地蕨
- 青江藤
- 小山豆根
- 心叶秋海棠
- 老虎俐
- 鸡蛋七
- 睡莲
- 方叶五月茶
- 海狗油
- 鲫鱼
- 红毛野海棠
- 鼍甲
- 红木子
- 向日葵花盘
- 水茄冬子
- 芹花
- 旱前胡
- 藜实
- 滴滴花
- 明胶
- 赛金刚
- 萱草根
- 黄筒花
- 光叶闭鞘姜
- 四楞通
- 白辣蓼
- 乌金草
- 菱粉
- 半春莲
- 羊心
- 待宵草
- 黄羊油
- 奇蒿
- 虎耳草
- 禾叶毛兰
- 梗通草
- 水苏
- 扇叶人字果
- 滑叶木通
- 黄缅桂果
- 黄杨子
- 小金挖耳
- 凤眼果
- 水杨梅根
- 胡桃根
- 蓝布正
- 辣椒头
- 画眉草
- 灰蓟
- 绿豆叶
- 红薯细辛
- 山棯叶
- 山橙
- 土瓜狼毒
- 密花轮环藤
- 倒根野苏
- 春花胡枝子
- 芒萁骨
- 光叶水苏
- 小麦麸
- 湿鼠曲草
- 原蚕子
- 消毒药
- 乌鸦胆
- 木半夏叶
- 黄皮根
- 刺黄柏
- 橡木皮
- 水凤仙
- 鲨鱼肉
- 野山茶
- 天青地红
- 荷蒂
- 和血丹
- 地菍
- 海藻石
- 石榴皮
- 桦叶荚蒾
- 仙掌子
- 白铃子
- 埋博树
- 山枝根
- 菱壳
- 大叶金花茶叶
- 小千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