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蹄暗消
《中华本草》:羊蹄暗消
拼音注音
Yánɡ Tí àn Xiāo
别名
蝴蝶暗消、藤子暗消、苦胆七、燕子尾。
英文名
Butterfly Passiflora
出处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西番莲科植物月叶西番莲的根、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assiflora altebilobata Hems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,长2-5m。根本质,多分枝。茎圆柱形,有细纵条纹,节上具卷须。叶互生;2深裂达2/3,形成2披针形的裂片,轮廓近月牙形,长3.5-6cm,宽2.5-4.5cm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中脉延伸成一小突尖。聚伞花序具短柄,有2-6朵花;花绿白色,直径7-10mm;萼片5,被毛;花瓣5,长3-6mm;副花冠裂片2轮,丝状;雄蕊5,花丝分离。浆果近球形,直径1-1.5cm,黄绿色,光滑,具白色脉纹。花期4-5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-1500mm的山谷、水旁或向阳山坡杂木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南部及西南部。
性味
味苦;性平
功能主治
消食健胃;除湿止泻。主脘腹痛;腥胀腹泻;消化不良;跌打损伤;风湿痹痛;肝炎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羊蹄暗消
拼音注音
Yánɡ Tí àn Xiāo
别名
蝴蝶暗消、藤子暗消、苦胆七、燕子尾
来源
西番莲科月叶西番莲Passiflora altebilobata Hemsl.,以根、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云南。
性味
苦,平。
功能主治
健胃,理气,除湿。主治腹痛,腹胀,腹泻,跌打损伤,风湿关节痛,肝炎。鲜叶外用治毒蛇咬伤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羊蹄暗消
拼音注音
Yánɡ Tí àn Xiāo
别名
蝴蝶暗消、藤子暗消、苦胆七、燕子尾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西番莲科植物月叶西番莲的根、茎。秋季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,长2~5米。根木质,多分枝。茎圆柱形,有细纵条纹,节上有卷须。单叶互生,2深裂,深裂达叶长的2/3,轮廓为月牙形,长约4厘米,宽约2.5厘米,中脉延伸成一小突尖。花单生或两朵腋生,花大而美丽,绿白色。浆果圆球形,肉质,直径约1.5厘米,黄绿色,外有白条纹。花期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于向阳山坡杂木林中。分布云南等地。
性味
苦,平。
功能主治
健胃,理气,止泻。治消化不良,胃痛,腹痛,腹胀,腹泻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菠菜
- 杜鹃兰
- 牛耳大黄叶
- 刺糖
- 小杉藻
- 海鹞鱼
- 紫萁
- 食茱萸
- 拐枣七
- 金锦香
- 龟甲
- 岩景天
- 仰天钟
- 对叶百部
- 瓜螺
- 猪母柴根
- 古羊藤
- 番石榴根
- 家白蚁
- 高山黄华根
- 鸽粪
- 通城虎
- 重楼
- 飞龙掌血
- 半边莲
- 山药
- 沼生柳叶菜
- 贵州追风散
- 米皮糠
- 飞蛾藤
- 苹婆
- 桂叶素馨
- 紫花苣苔
- 云南美登木
- 灵猫骨
- 纤花千金藤
- 楼梯草根
- 八角莲
- 狗牙根
- 功劳子
- 桃花
- 石豇豆
- 荠宁
- 库页悬钩子
- 吉祥草
- 浮尸草
- 破布叶
- 漆树根
- 白椴
- 过岗龙
- 印度菩提树皮
- 白石榴根
- 西南卫矛
- 肉桂
- 针叶火绒草
- 苜蓿根
- 三丫苦叶
- 红豆
- 根辣
- 粟米草
- 小无心菜
- 长毛风毛菊
- 车螯
- 三角泡
- 山扁豆
- 鳆鱼
- 唇香草
- 獭肝
- 珠子参
- 木芙蓉叶
- 金草
- 柘木
- 橘根
- 实葫芦
- 腐婢根
- 木半夏根
- 小垂头菊
- 青黛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丁蛎
- 广东升麻
- 甘蔗皮
- 鸡骨柴
- 桃儿七果
- 飞天蜈蚣
- 天泡子
- 柏根白皮
- 柘树茎叶
- 天仙果
- 石芥菜
- 光石韦
- 水火麻
- 高山芹根
- 桃耳七
- 夜花藤
- 野苦瓜
- 震天雷
- 砂仁壳
- 海鹞鱼肝
- 山梅花根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