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萝卜子
《中华本草》:胡萝卜子
拼音注音
Hú Luó Bo Zǐ
英文名
Carrot Fruit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胡萝卜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aucus carota L.var. sati-ua Hoffm.采收和储藏: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。将全草拔起或摘取果核,打下果实,除净杂质,晒干。
原形态
二年生草本,高达120cm。根肉质,长圆锥形,粗肥,呈橙红色或黄色。茎单生,二至三回羽状全裂,末回裂片线形或披针形,先端尖锐,有小尖头;茎生叶近无柄,有叶鞘,末回裂片小或细长。复伞形花序;花序梗长10-55cm,有糙硬毛;总苞片多数,呈叶状,羽状分裂,裂片线形;伞辐多数,结果期外缘的伞辐向内弯曲;小总苞片5-7,不分裂或2-3裂;花通常白色,有时带淡红色;花柄不等长。果实圆卵形,棱上有白色刺毛。花期5-7月。
药理作用
种子中提出的总黄酮Daucarin具有解痉作用,与罂粟碱、凯林相似,扩张冠状血管,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之冠脉机能不足的患者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温
归经
归脾;肾经
功能主治
燥湿散寒;利水杀虫。主久痢;久泻;虫积;水种;宫冷腹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 3-9g;或入丸、散。
各家论述
1.《纲目》:治久痢。2.《本草撮要》:治痰喘,并治时痢(锅底灰内煨之,去外皮)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胡萝卜子
拼音注音
Hú Luó Bo Zǐ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伞形科植物胡萝卜的果实。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将全草拨起或摘取果枝,打下果实,除净杂质,晒干。
化学成分
种子含挥发油达1.6%。其中含有α-蒎烯、l-柠檬烯、1,8-桉叶素、牻牛儿醇、乙酸牻牛儿酯、香草醇、柠檬醛、石竹烯、胡萝卜次醇、胡萝卜醇、对-聚伞花素、细辛醚、甜没药烯等。种子中尚含黄酮类脂肪油。脂肪油中有洋芫荽子酸、棕榈酸、油酸、亚油酸等的甘油酯、胡萝卜甾醇等。
药理作用
种子中提出的总黄酮Daucarin具有解痉作用,与罂粟碱、凯林相似,扩张冠状血管,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之冠脉机能不足的患者。
功能主治
①《纲目》:"治久痢。"
②《本草撮要》:"治痰喘,并治时痢(锅底灰内煨之,去外皮)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霸王鞭
- 寒水石
- 对叶榕
- 渐尖毛蕨
- 白犁头草
- 菊花暗消
- 桔梗
- 青龙藤
- 金花茶叶
- 牛蹄
- 雀头血
- 青叶丹
- 百舌鸟
- 粗榧枝叶
- 小金钱草
- 麻秸
- 羊胎
- 番石榴根
- 九里香
- 田野卷耳
- 豆油
- 榛蘑
- 砖子苗
- 白苏子油
- 山白蜡条
- 篦梳剑
- 墨汁鬼伞
- 狐肠
- 山漆树
- 刺梨根
- 鸊鷉
- 剪红纱花
- 黄锁梅根
- 梁王茶
- 大发表
- 鸭脚茶
- 偷筋草
- 红背酸藤
- 刺柄南星
- 番木瓜
- 鹌鹑蛋
- 虎胆
- 仙人球
- 桃枝
- 青葙花
- 青天葵
- 宿苞豆
- 大花剪秋罗
- 黑面叶
- 白茅根
- 秋枫木
- 金钱参
- 椴树
- 干檀香
- 湖北海棠
- 佛肚花
- 黄花夹竹桃叶
- 宜昌荚蒾叶
- 山砂姜
- 天茄子
- 米碎木皮
- 鸢胆
- 硬骨凌霄
- 竹卷心
- 钝齿铃子香
- 落葵
- 滇瑞香
- 贯众
- 蛾眉石凤丹
- 黄花夹竹桃
- 苦瓜
- 小罗伞
- 黄瓜
- 锯齿草
- 豆列当
- 咳喘木
- 柳叶菜
- 海蚯蚓
- 楤木
- 广金钱草
- 大草乌
- 金线风
- 白鹤灵芝
- 堇宝莲叶
- 突厥雀
- 千层楼
- 鳆鱼
- 淡菜
- 蓝叶棵
- 小石蝴蝶
- 雷公藤
- 空心花
- 石床
- 三叉凤尾蕨
- 白脂麻
- 苏木蓝
- 杏子
- 小叶买麻藤
- 长柄臭黄荆
- 鸭脚木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