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珠根黄芩
《中华本草》:念珠根黄芩
拼音注音
Niàn Zhū Gēn Huánɡ Qí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食珠根黄芩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utellaria moniliorrhiza Kom.采收和储藏:8-9月采挖,洗净,泥土杂质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念珠根黄芩,多年生直立草本。根状芭多横走,白色,串珠状,由径达6mm肥大的节间所组成。茎高20-36cm,仅节上疏被白色疏柔毛,其余部分无毛,带紫色。茎高20-36cm,仅节上疏被白色疏柔毛,其余部分无毛,带紫色。叶柄长1.5-4m;叶片卵圆形或卵圆状长圆形,长0.8-2.3cm,宽0.3-1.3cm;先端锐尖至钝头,基部圆形至浅心形;上面无毛,下面沿脉上被极疏柔毛,密生腺点。花少数,单生于茎上部叶腋内;花梗长约4mm,下部1/3外具成对的线形小苞片;花萼长3-4mm,盾片高1mm,果时均略增大;花冠蓝色,长3.2cm,花冠筒基部前方浅囊状膨大,冠檐二唇形,上唇灰状,内凹,下唇中裂片近圆形;雄蕊4,二强;花盘前方隆起;子房4裂/裂片等在。小坚果椭圆球形,淡褐色,具瘤突。花期7-8月,果期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草丛、池沼及碎石滩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。
性味
味苦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;解毒;止血;安胎。主高热烦渴;肺热咳嗽;热毒泻痢;血热吐衄;胎热胎动;疮痈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过岗龙
- 细叶草乌
- 桤木枝梢
- 西藏野花椒
- 牡荆根
- 日中花
- 小柳拐
- 细叶桉叶
- 南板蓝根
- 垂珠花
- 大管
- 貉肉
- 倒爪草
- 辽东鳞毛蕨
- 挖耳草根
- 鳞片水麻
- 篱天剑
- 厚朴
- 飞来鹤
- 沙地柏
- 十字苔草
- 独叶白芨
- 对叉疔药
- 土蜂
- 野黄麻
- 过江藤
- 大树三台
- 白花蛇舌草
- 鱼肠草
- 绒毛粉背蕨
- 丝茅七
- 工布乌头
- 慈竹花
- 美人蕉
- 盐麸叶
- 老虎须
- 椿叶
- 酸枣根
- 藏菖蒲
- 鸨油
- 碎米蕨
- 蜈蚣藻
- 毛叶西香罗勒
- 山扁豆
- 白叶瓜馥木
- 林背子
- 接筋草
- 翅茎蜂斗草
- 罗布麻叶
- 蓝靛
- 大发汗
- 光素馨
- 一口红
- 鸡子
- 白果根
- 木虾公
- 鬼盖
- 丁香根
- 塔黄
- 油茶根
- 松节油
- 秋木瓜
- 莲座蓟
- 越王余筭
- 野鸦椿花
- 榛蘑
- 盐肤子
- 巴豆霜
- 石菖蒲花
- 紫背草
- 断血流
- 干蕨鸡
- 白刺
- 漆树根
- 大铁扫把
- 蓝猪耳
- 棉花藤
- 水梨藤
- 黄葵
- 郁金
- 红芋
- 阴地蕨
- 三七
- 千斤拔
- 瑞连草
- 上天梯
- 小麦苗
- 胆南星
- 对生耳蕨
- 草本威灵仙
- 黄花远志
- 蒲公英
- 水毛花
- 苹果叶
- 野芭蕉
- 秋葡萄茎
- 路旁菊
- 蒙古马兰
- 挂金灯
- 牡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