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葵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蒲葵
拼音注音
Pú Kuí
别名
扇叶葵、葵扇叶
来源
棕榈科蒲葵属植物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 R. Brown,以种子及根入药。秋冬果熟时采收种子(葵树子)晒干;根四季可采,洗净晒干。
性味
甘、涩,平。
功能主治
种子:抗癌。用于食道癌、绒毛膜上皮癌,恶性葡萄胎,白血病。
根:止痛。制成注射剂治疗各种疼痛。
用法用量
种子1~2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蒲葵
拼音注音
Pú Kuí
别名
扇叶葵(《广州植物志》),蓬扇树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葵扇木(《陆川本草》)。
出处
《岭南采药录》
来源
为棕榈科植物蒲葵的叶、种子或根。
原形态
大乔木,高可达20米。干有密接环纹。叶大,阔肾状扇形,直径达1米以上,深裂至中部以下而为多数2裂的裂片,裂片披针形,先端下垂;叶柄长,平凸状,下部有逆刺2列。圆锥花序长,疏散而广歧,生于叶腋内;佛焰苞棕色,筒状、革质、2裂;花小,淡绿色,无柄,长约2毫米;萼与花冠分裂几至基部;雄蕊6,花丝合生成一环;子房上位,3心皮。核果椭圆形或矩圆形,状如橄榄,长约1.8厘米,熟时黑色。花期春、夏。
生境分布
栽于庭园或宅旁。分布我国南部。
化学成分
子含酚类、还原糖、鞣质及甘油三酯。
性味
①《陆川本草》:"平,淡。"
②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甘涩,平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岭南采药录》:"叶柄:于新瓦上煅灰冲服,或炒香煎水饮,能治血崩。"
②《陆川本草》:"止血。治外伤出血。"
③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葵树子抗癌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;或煅存性研末。外用:煅存性研末撒。
复方
治疗各种癌症:葵树子(干品)一两。水煎一至二小时服。或与瘦猪肉炖服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碎骨红
- 大飞扬
- 透骨香
- 大一面锣
- 银耳
- 红土子皮
- 鲂鱼
- 白鹇
- 双参
- 青蒿露
- 丝瓜皮
- 毛蕨根
- 天脚板根
- 土黄芩
- 打破碗花花
- 蕨
- 小二仙草
- 灵香蒿
- 鸡蛋花
- 蝇子草
- 兖州卷柏
- 白鬼笔
- 黄荆
- 薯莨
- 戟叶瓦韦
- 青麸杨根
- 车前草
- 黄筒花
- 茴香根
- 斑竹花
- 短冠草
- 止痢蒿
- 白豆
- 大叶马尾连
- 地贵草
- 胡椒
- 大叶仙茅
- 蟾酥
- 一味药
- 小花清风藤
- 鲎尾
- 白花灯笼
- 白背青荚叶
- 海鹞鱼肝
- 石香葇
- 鹄油
- 密陀僧
- 柳白皮
- 赤瓟根
- 野胡萝卜根
- 漆子
- 水蛭
- 刺血红
- 王瓜
- 十大功劳
- 啄木鸟
- 千里找根
- 破天菜
- 蹋菜
- 天香炉
- 黑皮跌打
- 芒种花
- 芸香
- 羊胎
- 贯众
- 黄精
- 玉带根
- 玄精石
- 阿胶
- 新裂耳蕨
- 石榴花
- 野料豆
- 牌楼七
- 小牛肋巴
- 心叶百合
- 萍蓬草
- 糙叶千里光
- 熊筋
- 小红藤
- 鸢根
- 白鹤灵芝
- 小果白刺
- 慈乌
- 龙眼叶
- 新疆一支蒿
- 朱砂莲
- 冬青叶
- 凤尾猪鬃草
- 蛤叶薯
- 乌鸡骟
- 狗舌草
- 中华莛子藨
- 过山蕨
- 冰
- 佛手露
- 木通根
- 歪头菜
- 刺苋菜
- 秋枫木
- 葛叶